《济南七十二泉诗》诗词|晏璧

《济南七十二泉诗》序
〔明〕晏璧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 。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孟子》曰“源泉混混”,喻道体也 。文人才子,适兴而咏歌之者宜哉 。且济南为谭子国,附庸于齐 。南距泰山百余里 。郡东南三十里为龙洞,岩穴外阻,而中?径路,斗折而蛇行 。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气,作雷雨 。泉脉环城内外,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环、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线、曰蜜脂、曰白龙、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无忧、曰洗钵、曰濯缨……虞舜耕于历山,故济南以历城名邑 。有虞舜祠,东坡先生书欧阳文忠公舜泉诗刻于石 。予永乐二年,持宪节来济南,休沐之暇,与大夫君子升高眺远 。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听泉流 。绮绾绣错,黛蓄膏?,诚中州之奇观也 。抑天造而地设,岂人力所能为哉?昔柳子厚尝记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于夷狄,使千万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于神者 。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是造物者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劳而无用于神者 。予故取而咏之,惜无柳子之才,足以发扬山水之胜 。诗成,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请锓梓以传,且贺曰:斯泉也,阅古今而不能售,诗而咏之,是泉之遭也 。予遂书之,以附郡志云 。
题《七十二泉诗》后序
〔明〕济南知府杨涣
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 。故仁知之君子必有取于山水者焉 。夫乐之得于心,而动静各极其妙也 。古人之乐山水者,多矣!独唐柳宗元以罪谪永州,后移于柳,虽遭□辱,而好为山水之游,凡二州之清胜,无不游焉,无不记述 。故历千百年之久,读柳子之文,知二州山水之胜也 。夫天下之佳山水多矣,而柳、永二州独藉柳子以名闻,非山水之幸也 。予闻济南多佳山水,若岱岳之尊,天下共知之;而七十二泉之胜,或闻其概而未悉 。山东佥宪晏公,负能诗之名而乐济南山水之胜,取山东七十二泉次第以咏之 。所谓咳唾珠玑,令人隽永不暇置 。予忝是邦,用绣诸梓,庶斯泉为不朽云 。
济南七十二泉诗
趵突泉
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 。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
金线泉
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 。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 。
杜康泉
甘泉一脉舜祠下,此地千年说杜君 。不是重华常嗜酒,几卮聊借解南熏 。
朱公泉
陶公已泛五湖船,尚有芳名寄此泉 。营绕柏窗风日永,济南别有一山川 。
白公泉
白公当日浚清渠,可灌秋田十顷余 。千载齐民沾地利,离离禾黍秀郊墟 。
舜泉
巍巍舜庙历城南,中有清泉味极甘 。流出迎祥仙馆去,汪汪千顷泛波澜 。
濯缨泉
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 。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
甘露泉
盘谷清泉一派长,味甘却似饮天浆 。何须沆瀣分仙掌,滴滴斟来透骨凉 。
独孤泉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传姓独孤 。药岭茏葱含紫翠,清流岂受俗尘污 。
湛露泉
泉如湛露味甘香,□入三焦齿颊凉 。通乐古园饶爽气,厌厌夜饮醉无妨 。
双女泉
二妃厘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 。麦垄黍田资润泽,田公击壤乐升平 。
罗姑泉
阿姑遗迹渺烟萝,嬴得流泉尚姓罗 。陵谷变迁无限感,至今于越慕曹娥 。
孝感泉
齐城孝子格天心,井涌清泉冽且深 。跃鲤卧冰非好异,流传胜事到于今 。
玉环泉
泉脉盘回似玉环,天留胜地在人间 。温泉曾被杨妃辱,故引清流到历山 。
南漱玉泉
南泉漱玉派匡庐,应是云门瀑布余 。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琼琚 。
北漱玉泉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 。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 。
南珍珠泉
神林南面有流泉,流出明珠颗颗圆 。一脉清冷犹合浦,月明老蚌吐深渊 。
北珍珠泉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 。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
南甘露泉
佛顶巍巍青插天,滴来甘露化流泉 。南风六月为霖雨,远借恩波溉井田 。
龙门泉
西望龙门海藏通,香泉一脉透齐东 。桃花浪暖春三月,□化鹏程九万风 。
白龙泉
白龙已逐白云飞,鳞甲时时漾绿漪 。月白风清天似水,一泓元是化龙池 。
黑虎泉
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 。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