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河山亦壮哉是哪首诗中的句子要作者题目全诗谢谢

过邯郸四绝
作者:元好问
富贵荣华一叹嗟,依然梦里说韶华 。千年几度山河改?空指遗台是赵家!
人事存亡不易知,及时娱乐恨君迟 。后人共指丛台笑,三尺尧阶竟属谁?
川原落落曙光开,四顾河山亦壮哉 。前日少年今白发,只应孤塔记曾来 。
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 。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
【作者】: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少年时代与其父元德明生活于山西砂河镇滹沱河北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寓舍,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县韩岩村) 。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1962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 。著有《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续夷坚志》四卷、《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等,传世有《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现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
描写山的古诗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刘大櫆《西山》
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 。
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
讲万物都有其规律的古文诗句草不谢荣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
春来万物柳,叶叶是离愁 。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暂移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天地犹一马,万物一指同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

  1.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如下: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
  2.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如下: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