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要考的名篇名句文言文和诗词给总结下( 五 )


138、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
14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
14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4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
第六册
14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14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
14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
14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关于高考为什么考名篇名句的解读想知道哪方面的?有几句还不错,你先看看吧
最深的水往往不易被最亮的光线所穿透(尼采),这句讲得是沉默的好处
人生的每一个十年都有它自己的命运,希冀和渴望(歌德),讲得是把握现在
缺乏信念是由于无知(高尔基)
爱是阳光,恨是阴影,人生是光影的交错(朗费罗)
诗集的话,朗费罗的很实用,可以去看看
2009年 高考理科生必背语文古诗词名句!高分!这个东西不要强背,背的再多,到时候也有你可能不会的 。
我记得当初我高考时,语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一句名言不背,我可以保证你高考时能得一半的分,你把所有的名言名句都背了,我也不能保证你能得满分” 。
希望能给你在这方面有点帮助,祝你成功!
(考试时总有你会的名句,平时多看看就可以了)
高考全国卷要求必背的名句名篇(一)名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