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抗日烈士事迹|梗概( 四 )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 。小学高级教师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 。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 。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 。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 。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 。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 。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 。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 。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 。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 。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 。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 。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 。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 。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 。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 。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 。《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 。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 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 。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 。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