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5篇关于校园生活或学习论坛的广播稿( 四 )


2.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 。
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在课程表中明确每周一节文学导读课为全校阅读时间,主要是学方法、诵经典、品名著等等 。老师们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出发,积极指导学生的阅读 。
3.提出阅读要求,保证阅读积累 。
低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易理解的诗词,每学期不少于10首(篇),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大概意思 。中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经典诗词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诗词的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尝试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 。高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其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古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 。根据学校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 。阅读量要求:低年级每学期1-3本 。中年级每学期3-6本 。高年级每学期5-8本 。
4.倡导三个“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
“同伴共读”:以漂流书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漂”给同伴,阅读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言,然后继续漂流,将好书阅读到底 。让所有参与阅读的学生在读书中开阔视野,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
“师生共读”:我们提出每个教师都是学生读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积极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活动 。利用晨读晨背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 。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 。
“亲子共读”: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 。要求家长将每天晚饭后半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 。有条件的家庭,经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 。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
5.搭建交流平台,享受阅读乐趣 。
一是每年举办读书节 。在读书节中,我们举行文学少年评比、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评比、读书小报展评、读书征文评比、儿童文学作家报告会、“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书香论坛、诗文诵读成果、“征集名言,制作书签”展示会等活动 。在“读书节”期间,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话书香校园建设 。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关注点有组织地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如三年级在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以“我们在童话中成长”为主题的童话节活动,通过读童话、送童话、绘童话、集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多形式的亲近童话内容,多角度的感悟童话故事,从而爱读书的习惯 。
三是丰富多彩的读书会活动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读书会上交流读书的心得,畅谈读书的体会 。教师读书会:“身教胜于言教 。”在极力打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我们教师更要通过阅读来为自己打一点精神的底气 。学校由教科室负责组织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实现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 。亲子读书会:学校定期举办亲子读书会,通过向家庭分发倡议书,开展“亲子共读、家家书香”活动,将“孩子最早的老师”动员起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 。
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学校亦然,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有赖于构建一种良性的阅读生态 。” 。当我们以精神成长的视角看“读书”的时候,建设“书香校园”,其实就是营造精神家园 。我们感到建设“书香校园”,既是落实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有益探索 。今后,我们将更加振奋精神,坚定信念,阔步前进,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书香校园”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用才能和智慧继续书写书香的人生,让书香校园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