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比较悲戚的古诗词大概是李清照的那种风格`

先说诗吧.
李白的《长相思》我觉得挺悲伤的,尤其是"长相思,摧心肝".
杜甫的《兵车行》是另外一种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产生的悲伤.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算是"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琵琶行》里面有有很多字句透露出悲伤.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此外李商隐好多无题诗大多写爱情的,也是忧伤的.如“昨夜星辰昨夜风”和“相见时难别亦难”.
词就很多很多了
苏轼:
江城子
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
既相逢,却匆匆 。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
背归鸿,去吴中 。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
更有名的是苏轼的《江城子》,悼念亡妻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李清照的词也许多悲伤之作: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
还有李煜.这位亡国之君后期的作品大多带有愁绪: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 。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
垂泪对宫娥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陆游与唐婉的二首>钗头凤>也很伤感
◆ 陆游.钗头凤 ◆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 唐婉.钗头凤 ◆
世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还有很多很多....
给你推荐一个网站:http://www.sczh.cn/
一个古诗库,找找宋代词人的诗句,好多悲伤的.
相见欢李煜古诗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