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图强的诗句( 三 )
【出处】《孟子·告子下》 。
【大意】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安乐之中反而会灭亡 。
【提示】孟子在这句话的前文中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话,这句话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它进一步警示人们:忧患常常促使人发愤图强,生机勃勃,积极向上;而过分安乐的环境,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则容易使人安于现状,甚至导致家破国亡 。隋朝的快速灭亡,唐朝由盛而衰,都与统治者过分追求享乐、丧失忧患意识有关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出处】屈原《离骚》 。
【大意】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入地去探求 。
【提示】屈原因力主政治改革和联齐抗秦而两次被放逐 。他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主要抒发了去国离乡的忧愤愁思 。这两句诗是《离骚》中的名句,表现了屈原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 。在想像的世界中,诗人乘着龙车凤车,遨游宇宙,向古帝陈情,向上苍发问,不知疲倦地追寻 。这种“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后人为追求真理,为正义事业不畏艰险,勇于进取 。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
【出处】《荀子·修身》 。
【大意】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
【提示】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也很具体,以至于一言一行,甚至服饰、饮食、居处、容貌、态度等,一律要求合乎道德准则 。他认为做到这些,就与尧、禹差不多了,实际上是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 。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
【出处】《商君书·画策》 。
【大意】能战胜强大敌人的人,首先应当是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
【提示】这句话是关于对敌战略战术的见解,与老子的“自胜者强”的思想相近 。强调与强敌战斗的人,必先要战胜自己,就是说要有充分的自信 。如果面对强敌先自气馁,则必败无疑 。这一思想也适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即做事情应该首先树立坚定的信心,努力超越自己,克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首先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无往而不胜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出处】曹操《龟虽寿》 。
【大意】千里马虽然老了,呆在马棚里,但它还是想着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使老了,他的雄心壮志仍然不会消失 。
【提示】人生理年龄的增长规律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心理年龄却因人而异 。有些人到了老年,意志消沉,特别是退休之后,无所事事;有些人到了老年,善于适应环境,保持与年轻人一样的激情,积极进取,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甚至开创出新的事业 。可见,只要自强不息,正确认识自己,老年人也可以再创辉煌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出处】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
【大意】不要叹息落日余晖照在桑树榆树上,它依然可发出满天红霞 。
【提示】因为夕阳照在桑榆树端,“桑榆”在古代就成了日暮和老年的代名词 。这是刘禹锡答好友白居易诗中的两句 。他俩年岁相近,写此诗时都已进入老年 。刘禹锡说,走向老年是人的一种自然趋势,但仍应保持一种进取精神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夕阳红”精神 。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
【发奋图强的诗句】
【出处】李咸用《送人》 。【大意】眼前有多少不如意事,男儿从来要自强自立 。
【提示】离别是人生的悲歌,怅惘而无奈 。在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中,想要表达的情义自然很多 。山河路远,世道坎坷,功业难成,相聚无多 。凡此种种,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临歧嗟叹!但这两句诗却抛开悲伤,抒发了豪迈的情感 。它激励人们:面对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丧失信心 。哪怕千难万难,也要勇敢面对 。自强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大有所为,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出处】李清照《乌江》 。
【大意】活着就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豪杰 。
【提示】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项羽冲出重围,退到乌江时,有人预备了船只,让项羽返回江东 。项羽不肯,他说:“当年我带着八千兄弟渡江西征,而今就我一个人回去,即使江东父老仍然拥护我,可我有何颜面去见他们呢?”于是,项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自刎而亡 。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她写下《乌江》一诗,赞美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也暗讽南宋懦弱的政权 。后来,人们多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胸怀大志的英雄气概 。诗的下面两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讲的就是上面那段故事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西安钟楼
- 时间,比眼睛更能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