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城子是什么全诗( 二 )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 。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 。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 。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痛苦 。梦中醒来,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 。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 。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魂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 。读此词,确实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
江城子,古诗意思《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 。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 。有说法称,该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
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 。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宋代晁补之曾将其改名为《江神子》 。
至北宋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 。双调《江城子》是在单调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又依原曲重增一片 。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 。全宋以《江城子》为词调的词192首,除两首张先词为单调外,其他都为双调 。南宋的韩淲的《江城子》中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回棹稳,水西流 。”之句,所以又名《村意远》 。
代表: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古诗《江城子》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 来政治 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