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有紫字和诺字的句子( 二 )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古诗词中有藕的句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送人游吴》杜荀鹤
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白莲池泛舟》白居易
池藕重生叶,林鸦再引雏 。《归来二周岁》白居易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杜甫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杜甫
藕花雨湿前胡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最高楼 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辛弃疾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泛溪》杜甫
君家荷藕好,缄恨寄遥程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书》杜牧
不作浮萍生,宁作藕花死 。《相和歌辞·江南曲》温庭筠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相和歌辞·懊恼曲》温庭筠
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 。《相和歌辞·采莲曲》徐彦伯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相和歌辞·采莲曲》张籍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相和歌辞·采莲曲》王勃
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 。《琴曲歌辞·龙宫操》顾况
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顾况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杂曲歌辞·竹枝》孙光宪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