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纳兰容若诗词集TXT( 四 )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 。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 。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 。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 。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 。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 。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 。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 。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 。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 。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 。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1]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 。”“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 。”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 。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 。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2]
纳兰容若诗词精选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
梦江南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