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咏月诗的鉴赏( 四 )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
【翻译】
深夜,独自站在窗边,只见,银色的月混着水一般的清辉洒下,丝丝梅花香若有若无地飘来,柳条在微风中渐渐拂干了露水,台阶洁白无瑕,使人疑心用白粉涂过,栏杆像玉一般洁白,如同用清晨的霜抹过 。醒来时,西楼人迹已绝,月的轮廓依然隔帘洒下 。
【简析】
黛玉评语:“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宝钗评语:“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 。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 。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 。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注释】
①〔精华欲掩料应难〕大意是月光灿烂,想掩盖也掩盖不了 。精华,本道家语“日精月华”,光华、光辉之意 。
②〔影自娟娟魄自寒〕它的外貌是那样娟秀,背面却是那样凄清 。影,这里指月的正面 。魄,月的背面,即不受日光照射那一面 。从作法上看,本句中的“寒”字乃一篇之骨,以下借“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写离愁及故园之思,皆本此 。
③〔一片砧(zhēn)敲千里白〕皓月当空,银光一泻千里,处处传来妇人捣衣之声 。砧,捶衣时垫在下面的石头 。李白《子夜吴歌》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香菱化用此诗意境,表达妇人对远在边陲的丈夫的思念──这种思念在月下衣时变得更加浓烈 。
④〔半轮鸡唱五更残〕缺月在天,雄鸡高唱,正是五更将尽时分 。五更,相当于凌晨四至六时 。这并非单纯写景 。古人出行大多在黎明时分,因此写黎明景象正是为了写别情 。例如: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后唐牛希济《生查子》)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宋柳永《采莲令》)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宋周邦彦《蝶恋花》)
香菱这首诗将“半轮(月)”“鸡唱”“五更残”这三个典型细节融成一体,也正是为了渲染离别时黯然伤神的气氛 。
⑤〔绿蓑江上秋闻笛〕绿蓑,泛指江上的人,不限于渔翁 。秋闻笛,可理解为秋夜月下闻笛 。笛声凄清、高远,能引发人们对故乡以及远方亲友的思念 。李白《春夜洛阳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香菱这一句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感情 。
⑥〔红袖楼头夜倚栏〕“楼头夜倚栏”,更确切地说,当是“楼头倚栏望月”,在古代诗词中已成为一个用来表述相思之情的典型化细节 。例如“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时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等 。香菱此句亦不例外 。
【翻译】
月光璀璨,即使想要遮掩也掩盖不了 。它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美丽优雅,但是实质上却孤单冷清,不胜其寒 。在一泻千里的月光下,捣衣声不绝于耳 。缺月在天,雄鸡高唱,五更将尽,已是黎明 。泛舟江上的旅人,在秋月的照映下听到凄清的笛声,女子在楼上倚栏望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嫦娥看到人间有这么浓重的离情,不禁问自己道:“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分离了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呢?
【简析】
众人评语:“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首诗是成功的 。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 。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 。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言浅意深,堪称精妙 。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最后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