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诗词中各种意象代表的情感(13)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 。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 。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 。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 。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 。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 。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 。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