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画诗词 描写仕女的诗有哪些( 三 )


仕女画诗词 描写仕女的诗有哪些

4.雕塑
龙门石窟 。由于唐朝时期佛教的繁盛以及武则天对佛教的支持,开凿了著名的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
5.建筑艺术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
诗书画三绝最近,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郑云凌诗联选集》,集中收录了作者多年来书画诗联作品,其中的题画诗引起了我的关注 。
自唐代王维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以来,中国传统书画便确立了诗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代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更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之说,书诗大家黄庭坚也有“李候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句,不过那时也仅只就画的境界而言 。自唐代起就有人写题画诗,诗圣杜甫就有一首题名《画鹰》的题画诗,只是这些题画诗并非画家亲题于画上,而是作为一种诗的别裁 。中国传统书画发展到明清以后,便逐渐出现由画家亲题于画上的题画诗 。如广为人知的清代郑板桥在《竹石》画中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是对画面景物的描摩,也是对人生体验后的感悟,画中的翠竹被人格化了 。如果说这首诗还只是作者个人风骨的自喻的话,那么,明代唐寅(字伯虎)在一幅纯粹的仕女画《秋风纨扇图》上的题诗,则是直白的讽喻之作:“秋风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由此可见,题画诗既可使诗与画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诗情与画意有了更高的升华 。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能够提笔挥毫在画上题诗,既要画画得好,还要诗写得妙,更要有精到的书法功底,三者皆能上乘,便会被人推崇为“诗书画三绝” 。这就要求画家有很全面的学养 。但自民国以来,特别是“五四”后白话诗之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有所菲薄,影响了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传承,所谓“诗书画三绝”,也日渐式微 。子曰:“不学诗,勿以言”,但现今是“不学诗,亦可画”,尤其是当代,即便从事中国画创作,看重的也只是笔墨、构图、色彩等等绘画技巧,而不重视全面的人文学养 。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也有所丢失 。对于中国画中诗与画的关系已然淡忘,别说“诗书画三绝”,就算题款都有困难,他们的书画已与传统的书画同源说相距甚远,与充满诗意的绘画也渐行渐远了 。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为数寥寥,但依然有人追求“诗书画三绝”的境界 。在我省的中国画坛上有两个人值得一提:一位是当代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鲁慕迅,一位便是前面提到较有传统文化功底的郑云凌 。
著名古典诗词家吴丈蜀对慕迅的题诗画有这样的评语:情真意切,质朴自然,不加雕饰,明白如话 。但我认为,除此之外,慕迅的题诗画还有个特点,也正如他自己所言,讲究的是书体和章法与画面和谐一致,而且书意还要合于诗意和画意,因而,他的题画诗与画融为一体,流畅自如,清新洒脱 。如“绿竹萧萧霁色新,一天清气正宜人 。不妨放眼收青翠,玉宇澄明无点尘 。”(《霁竹》)读着如此行云流水的诗,看着如此气韵生动的画,再品赏如此清疏空灵的书体,顿然有超凡脱俗之感,让人进入浓郁的传统文化境界 。
而郑云凌的题画诗则富于外在的热情奔放 。由于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且不少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他的题画诗刚柔并济,情景交融 。如在一幅解放军持枪站岗的画中,他题了这样一首五言诗:“屹立守边陲,雄哉不可摧 。一双千里目,时刻察安危 。”寥寥二十个字,简洁而有力地刻画了一个战士形象,且与画面和谐一致 。郑云凌还在“非典”时期创作了一幅表现医护人员的英姿飒爽,题为《整装》的人物画,画面上一位白衣天使正在扶帽整装,身前是盛开的簇簇牡丹,并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白衣天使整戎装,誓死为民保健康 。击退瘟神真国色,八方风土带花香 。”这幅画,把赞颂牡丹的“国色天香”假借到现实生活中的医护人员的身上,把人物画与花鸟画融为一体,又题写了这首直白的七绝,给人有别具一格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