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诗词赏析题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歌鉴赏题答案

1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作品开篇便巧妙地从水泻地面四方流淌这一现象入手,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以其超常的感悟诠释了人生的某种哲理,即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恰似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由此可见,这两句开篇语,通过“泻水”这一寻常物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当时社会门阀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悲愤、抑郁的心情一泻无余 。
2.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在这两句诗里,诗人对眼前这些人间不平事不是去直接呼吁和呐喊,当然,这也是像诗人这等社会地位低微之人的呼吁和呐喊所不能起改变的 。因此,诗人只能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不正常现象,并渴望从不能像他人那样“行叹复坐愁”的追求之中求得心灵深处的慰藉和解脱 。从“人生亦有命”一句看,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而从“安能行叹复坐愁”一句看,诗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又蕴藏着不甘寂寞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因素 。
3.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酌酒以自宽”表现出来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不平衡,一种无法改变现实的可奈 。面对不平又无可奈何才借酒消愁,聊以自慰 。然而,自古有道“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诗句写得含蓄蕴藉,寓意深厚,这一处理方式比起直接诉说心中的悲哀和苦闷的正面描写手法来,表达程度和艺术效果都要好得多 。
4.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作品写到这里,诗人的情绪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程度,再也抑制不住愤懑的情怀 。人不是草木,不是石头,长期处在这种门阀等级社会制度的压制下,面对眼前社会的重重黑暗,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啊?作品写到这里,按常理说下文中的诗人应该是笔如刀枪,是满怀激愤地去评击时弊,去控诉世道的不公平,然而笔锋一转,确是令读者瞠目的“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话到舌前又咽回去了;“踯躅”,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的样子 。前句说“岂无感”?此处却“不敢言”,可见当时的现实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但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
行路难其一的各诗句和重点字词的赏析行路难 其一注释:
行路难: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金樽(zūn):金酒杯.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玉盘:玉制的盘子.珍羞:精美的食品.羞:同"馐".直:同"值".
箸(zhù):筷子.
太行(háng)山名,位于山西河北交界处.
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
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歧路:叉路.
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济:渡过.沧海:大海.
行路难 其一的诗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 其一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斗十千"的清酒和"直万钱"的珍羞的盛宴,写出了朋友对诗人的离去的恋恋不舍,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美酒佳肴,深情厚谊,这些对于一个天性豪迈的诗人来说,本来该是个尽兴、浪漫的时刻.
可现在诗人却只能"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诗人停止了倒酒,扔掉了筷子,拔出了长剑,四处不停地环顾.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没有人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惆怅和失落的情绪.停、投、拔、顾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这种心理状态下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