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莲花的诗词 关于荷花的寓意好的诗句( 五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鉴赏
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 。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 。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
5①【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
译文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
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
关于“荷花”的寓意好的诗句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
2、【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
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
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