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南水北调诗词 关于“南水北调”的诗有哪些

《黄河赞 》
莽昆仑,上参天,终年皆白雪满山 。
山中游出一条龙,名曰黄河汇百川 。
路回九曲终无悔,壁破千重总向前 。
出东麓,走高源,跃壶口,拐大弯 。
挟黄沙,下平原,入海口,造良田 。
一泻万里,浊浪滔天 。
每年造地八万亩,眼见沧海变桑田 。
亘古淤积知多少,指看华北大平原 。
饮有乳汁耕有地,养育中华作摇篮 。
相传龙马出黄河,背负河图以象天 。
神龟献书出洛水,九宫象地作指南 。
伏羲则之而演易,画制八卦曰连山 。
再传成周易,三教同渊源 。
黄河正是发祥地,陶冶华夏文明五千年 。
炎黄子孙皆自谓,龙之传人到今天 。
殊不知,龙也者,黄河焉 。
黄河桀骜不驯时,河水泛滥亦为患 。
君不见,天灾不可惧,人定能胜天 。
治理黄河工程在,南水北调也开端 。
政通人和今胜昔,国泰民安更无前 。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 。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 。其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
南水北调应合理控制,保证在不影响南方生态的情况下滋补北方,现在中线导致汉江流域出现旱情、洞庭湖等诸湖泊骤减;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东线水面也连年降低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段正式通水 。
2015年7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后首次进入加压输水模式 。
2016年1月8日,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开机运行,标志着东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供水开始 。
关于南水北调的诗诗歌:水与流向——南水北调采风组诗之五(马淑琴)
城市的煎饼越摊越大
窗户拥聚于楼层
以蜂巢的密度疯长
水龙头激情绽放
菜肴果蔬千万次的淘洗
男人女人温柔沐浴
畅快并“淋漓”
下水道肆意排放
没有括约肌

干旱的鬼魅已然靠近
知情与不知情的人类
像一夜暴富的爆发户
挥霍大把的人民币
恣意挥霍水
如同挥霍空气
地上水在抢掠中萎缩
地下水在超采中退却
奢侈靠贻害子孙撑着
水之浩瀚被“文明”“洗劫”

现代都市
还要变成白骨的楼兰吗
人们在干旱的恶魔
追赶下逃遁
或者被自己
榨成腥臭的鱼干

旱情频传
干裂的土地张着焦渴的大口
期盼一条清澈甘甜的
——生命之泉
源源不断

是科学预见
还是轻松调侃
59年前,毛泽东主席诙谐地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可不是邻居间
借点米面油盐那样简单
南水北调
一个关于水与流向的词汇
一个关于水与生命的命题
从运筹帷幄到横空出世
孕育了整整五十年

五十年后的一天
共和国总理一声令下
东线 西线 中线
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架起三条水的航线
——北方的生命线

中线水源地的湖北人说
丹江口水库是京津冀的水缸
缸里的水 给北京一瓢
天津一瓢 河北一瓢
1400多公里的旅程
串着城市的糖葫芦
都要取水分羹
水缸的容量加大
缸沿加高
随着北调存储的需要
身量长高的大坝
在高峡出平湖的水面
于一个神秘的纬度
尽领长城的风骚

输水区的人民
像守护眼睛的纯净
守护着一江清水
也守着水一般的清贫

沉入江底的古城
还在水下讲述昨天的故事
今天的34万移民大军
为水的充盈与北上
又一次献出土地和家园
如滔滔江水
奔波在迁徙的路上
万千移民干部
胜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甚至用生命为水奠基
修渠筑坝 跨河穿山
水利人以水的坚韧
引领万倾波澜
以十三级的跨越
一路高歌

像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场
又像移动鼠标点击键盘
南水北调
一个伟大的创举
指挥调配着华夏大地
水的流向与意愿
用一支浓墨重彩的笔
改写李白的诗句
奉献宝贵亦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