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导游词如何写?( 四 )


懂行的人到书院门是看“书”的 。这“书”涵盖书、画及相关的一切 。这里卖字画的店铺多,里面不仅有许多民间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也有不少名家名作;但是也有赝品 。略往书院门的街深处走,卖字画的店铺便越来越多 。还有许多临街摆设的摊位,其实就是张书桌,上备文房四宝以及展示有主人写画好的作品 。主人就在此或写字,或作画,也出售作品,但是更享受这种陶冶情操和相互切磋技艺的生活 。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作品绝佳的高人 。每年都会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 。
书院门与关中书院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街内的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书院之冠 。古时明代工部尚书、经学大师冯从吾得罪皇帝被革职回家,在宝庆寺讲学 。后来又与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一同进行“联镳会讲”,听讲人数多达数千人,长安府长官便下令在寺中划出一块地修建“关中书院” 。之后,向东又陆续修建了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和文庙(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房间众多 。讲堂后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小** 。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 。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关中书院也被殃及 。熹宗时,关中书院被下旨拆毁 。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重建 。光绪时,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 。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 。现在的关中书院依旧古色古香,遗憾的是作为西安师范学院及附小的所在地,谢绝非校内人员进入参观的,只能从大门外感受一下里面的古韵书香 。
回民街历史
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 。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 。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 。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 。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 。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