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字用什么诗词? 古诗词中“花”和哪些字押韵( 七 )



从这点可以读出清代诗的繁荣主要是是在官庭 , 御制诗是其主流 , 这种政治色彩浓烈的“诗作”以用诗品的走向可想而知了 。
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出现了更加严格的诗中禁用重字 , 原因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 , 乡试和会试中增考“五言八韵诗一首” , 自此成定式 。试帖诗须用官韵 , 且每首仅限一韵 , 于题目旁注明 , 为得某字 , 取用平声 , 诗内不许出现重字 。此规一定 , 便成严例 。
现在有的诗赛评委 , 不禁律绝禁用重字 , 古绝禁用重字 , 甚至长诗也禁重字 , 把满清皇帝的荒谬指令当作圣旨 , 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这就过了!
上面我们举了一些绝句使用重字的的例子 。
下举几首大诗人们的律诗中重字的实例 , 试作说明 。
我们来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 一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
是否诗仙比较豪放 , 不拘规矩 。

那么 , 我们看看作诗严谨出名的诗圣杜甫的《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 , 用箭当用长 。
射人先射马 , 擒贼先擒王 。
杀人亦有限 , 列国自有疆 。
苟能制侵陵 , 岂在多杀伤 。”
这首诗“人”重字 , “先”重字 , “杀”重字 , 一首诗竟用了三个字的重字 , 岂不成了废诗?可是 , 《前出塞》偏偏成为千古名诗

再看 , 唐朝第一诗《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 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指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 , 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 , 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 , 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 , 落月摇情满江树 。”
重字更多了 。

还有毛泽东主席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因是纪录长征的伟大事件 , 这事件不得不重字 。

最后强调下:
首先 , 力避重字;其次 , 可以重字;三 , 重在意境 。特别是绝句 , 因为它字数少 , 犯了重字 , 内容、诗路就显得更窄了 。
一般来讲 , 诗词因属短小文体 , 要求尽量节约用字 , 做到在有限的词汇中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因此 , 避重字是增内容的必要手段 。然而 ,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当诗意的需要不得不重字时 , 只有舍弃不避重字的观念 , 也要将就诗意 。

避重字只是一种技巧,不是一种规律 。我们在创作中 , 使用这种技巧 , 尽量掌握分寸:
一、是叠字句不算重字;
二、是一句之中不避重字;
三、是首联或尾联的出句和对句可用重字 , 以示勾连 。
四、是同形不同义的字也不算重字(有时会因为简化字引起形同义不同的情况) 。
但律诗的颌联和颈联因对仗缘故 , 限制较严 , 是不得重字的 , 这点大家要注意哈 。

风雅颂课件/铃歌编辑
关于瑶字的诗句1. 瑶台梦断敲门竹 , 凤蹬温泉新出裕
2. 瑶林交映出风尘 , 便觉寒门气象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