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瑱:杀敌无数的猛将来嚼铁 收复长安洛阳的功臣 连皇帝的命令都敢违抗 连皇帝都敢违抗

来瑱是唐朝中期将领,安史之乱时,来瑱屡败叛军,由于叛军畏惧他,故得“来嚼铁”的绰号 。当时的宦官、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在朝廷当权,他和王仲昇都与来瑱有过节,二人共同向唐代宗进谗言 。最终来瑱被陷害致死 。

唐朝自从发生了安史之乱,朝廷开始对武将们产生猜忌,不敢相信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了,造成了不少功勋赫赫的将军们对朝廷的疏离,你不相信我,我也就远离你,这样唐朝就损失了不少人才 。最著名的比如李光弼,他可谓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但是李光弼却在安史之乱刚结束一年多就去世了,年仅56岁,非常令人惋惜,为何早逝呢?生病;为何生病?忧郁所致;为何忧郁?朝廷屡次招其回朝,他佣兵不朝;为何不朝?害怕;怕啥?怕被宦官陷害 。
一生杀敌无数、威名赫赫的李光弼就那么怕宦官陷害吗?确实 。因为他目睹了宦官打击陷害郭子仪数次,好在郭子仪能屈能伸,你打击我,我装鳖,不给你撕破脸,所以宦官们也没辙,顶多煽动皇帝撤了老郭的职,但其性命无忧 。但李光弼不行,这人脾气大,倔,眼里揉不进沙子,宦官要整他就会往死里整 。因此李光弼听说宦官程元振、鱼朝恩这俩坏种要整他,所以他就不敢回朝 。那么李光弼是不是在臆猜啊?程元振等真的那么坏?真的 。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了,李光弼不能不防啊 。
郭子仪由于明哲保身、善于同奸人周旋,再加上功劳太大,皇帝有意保护,所以没有性命之忧,但其他将领就没有这个幸运了 。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之时,程元振、鱼朝恩就开始拿那些他们嫉妒的武将们下手了,第一批受害者致死的就有两位名将,其一是李怀让,他被程元振陷害,被迫自杀;另一位就是今天要讲到的这位名将,他也是位战功赫赫的猛将,敌送绰号“来嚼铁”,性格刚猛 。那么这位杀敌无数的猛将“来嚼铁”,既然连皇帝都敢违抗,为何却被宦官程元振陷害致死?

英勇善战,敌送绰号“来嚼铁”
此猛将名叫来瑱,邠州永寿人,他也是将门出身,其父是大唐名将来曜,官至四镇节度使、右领军大将军等,曾率军讨伐突厥,在西部边陲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将门出虎子,来瑱年少时就读书习武,胸有大志,而且很重视名誉和节操,天宝初年他跟随父亲来曜在四镇担任要职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造反,朝廷开始大量招揽人才平叛 。次年,来瑱在左拾遗张镐、太常卿张垍等的推荐下,开始被朝廷重用,抵御叛军 。他先被任命为颍川太守、招讨使 。
叛军进攻颍川时,来瑱率军抵抗,他身先士卒,张弓搭箭,左右开弓,弹无虚发,敌军为之胆寒,纷纷溃退 。后来叛军派一个叫毕思琛的将领过来,企图招降来瑱 。毕思琛原来是来瑱之父来曜的部将,之前跟来瑱熟悉 。他此时想发动感情攻势,因为来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