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最著名的一件文物是什么,谁的?( 二 )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 。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 。“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 。”罗学港说 。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 。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 。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 。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
科研人员加强了对辛追的检测,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让她“延年益寿”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考古把辛追挖出来,在那样一个恒定的环境中,女尸再有一个2000年也应该可以继续保存 。”罗学港说 。
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尸体保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好尸体?怎么才能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满足国人的厚望,让马王堆女尸继续保存下去呢?罗学港坦言:压力很大 。
在给辛追搬家时,30年来使用的固定液已经首次全部换掉,现在保存仍然是采用以福尔马林为主的固定防腐液 。保护液的配方还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 。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虽然女尸保存尚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体检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尸体的细胞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于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头的钙离子流失很多,由于骨组织只有有机质,而没有无机质,时间长了,骨头就有可能变成“面条”,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张皮 。他认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女尸体的蛋白质加速降解,以及让细胞结构保持稳定 。目前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加入缓冲液,中和固定液的酸碱度 。
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经不是当初出土时的红色棺液,保存的液体经过了蒸馏水的稀释都是无色透明的 。30年来,由于浸泡,辛追的皮肤有些发白 。他们将不定期为辛追更换棺液 。其保存环境也一直模拟发现时的环境: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为了保证相对无菌,还要不定期给辛追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杀死细菌 。
除此之外还加强了检测,其中包括对固定液的浓度、PH值、离子、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科研人员还会从形态上取材料检测,随时观察辛追的变化 。
“目前总体来说是一边观察研究,一边保护 。我们能做的只能如此 。”罗学港说 。“很多人对马王堆的保存给予厚望,但是环境变了,对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我们将尽心尽力,让老太太‘延年益寿’ 。”
马王堆是谁的坟墓,牛王堆又是谁的,分别在哪里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四公里 。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畎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 。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大17.8米,深16米 。现在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 。
至于牛王堆,没听说过哦~~~
马王堆汉墓古尸的文物价值考古规格史无前例,共和国总理5次批示侯良,省博物馆专家,马王堆汉墓发掘负责人 。已经82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两次在博物馆作义务讲解员 。在休息室里,他与采访人员谈起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时现出一脸自豪:迄今为止,国内可能没有哪个考古项目享受这样的“待遇”:周恩来、李先念、华国锋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批示,直接指导发掘和保护,而周总理的批示达5次之多 。1972年初,马王堆出土千年不朽女尸的消息传开后,各方群众争相要求参观 。当时的省革委会作出了布置陈列、立即开放的决定 。于是,来不及清理登记文物,做好保护工作 。女尸等出土文物就于1972年5月22日对外开放了 。一下子,每天数万人涌入博物馆,外地群众也赶来长沙看新奇 。有一次,侯良看到吓人的场面:各种大小货车、拖拉机等从烈士公园的南门排到了西门 。博物馆每天有80名警察、200名民兵维持秩序,还是捉襟见肘 。开放的第一天,陈列室的大门就被挤坏了,一位妇女还受了伤 。这个情况经由新华社采访人员写的内参反映给了国务院 。周总理当时因病住院,他看到报告后严厉批示:“湖南军区挖出,不报告省委,更未报告国务院 。出土尸身和衣着、帛文还有其他文物非变质不可……必须立即采取办法,将尸身转到冰窖,消毒、防腐,加以化工处理 。这是可以向群众说得通的 。非当机立断不可 。”接到周总理指示后,尸体被深夜转移到了湖南医学院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后,女尸、丝织品、漆木器、帛书等大量文物需要保护场馆 。二号、三号墓又即将发掘 。湖南向国家计委呈送了建设库房和二、三号墓发掘方案 。周总理接到报告后当天做了批示,确定考古发掘项目方案框架,拨出专项经费20万元 。按照总理的指示,成立了一个“豪华”的项目组——由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担任项目组组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现代考古学权威夏鼐、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等担任副组长 。之后,周总理就马王堆的发掘保护等问题又先后作出三次批示 。为了让马王堆汉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项目组集合了全国相关领域的顶尖力量参与发掘保护研究和新闻宣传 。参与的单位有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科技组、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人民画报社等,省内则有包括地质、气象、微生物、化工等科研单位以及新华社湖南分社、湖南日报社等新闻单位 。如此规格和规模,恐怕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新纪录 。1 背景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共有三座,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2 号墓墓主)及其妻辛追(1号墓墓主)、儿利豨(3号墓墓主)的家族墓,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内 。马王堆1、3号墓都出土有“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据墓中所出的随葬器物的列表——“遣册”竹简可知,它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 。1号墓非衣的画面内容传统观点认为是包含了天界、人间、地下三个部分的内容,非衣帛画应该是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天)、人(人间)、水(水界)三界的景象 。居于帛画“T”字形横段部分描绘的是上天的景象,其正中是一位躯干为人、仅足部为蛇形的女神,有学者认为这便是女娲娘娘 。女神两侧共有五鹤仰首张嘴鸣叫,帛画横段的右上部有内栖乌鸦的一轮红日,其下火焰型的树杈上有八个小太阳 。与红日对应的画面左上方是一弯新月,其上有玉兔、蟾蜍,乌鸦和玉兔正是所谓“东乌西兔”的写照 。月下还有一女子正仰身擎托着弯月作“飞天”状,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嫦娥”了 。在人躯蛇足女神正下方有两个骑兽怪物和一只悬铎,其上有两鹤欲衔铎顶,铎下是有两人拱手对坐的天门,天门抱框上有虎豹攀援其上看守,天门之上左右两侧各有呈倒“S”型的卧龙 。反映人间部分的竖向中段,在华盖和有翼鸟(有学者认为是鸱鸮)之下是一位拄杖的老妇人,应该就是墓的主人辛追 。在祭祀用的有鼎、壶等盛着贡品之下便是水界,其左右两边各有一只鸱龟,鸱都站在龟背上,由龟载负着爬行 。上述1号墓T型非衣帛画所描绘的上天中,一轮红日中的乌鸦就是学术界常说的“金乌”,也是该文要研究的重点对象 。2 何谓金乌在出现金乌之前,古代最早对日中神禽称谓为踆乌、三足乌和赤乌 。《淮南子·精神训》载:“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东汉高诱注云:“踆,犹‘蹲’也,谓三足乌 。”晋代学者郭璞(276~324)也有注释说“中有三足乌” 。从图像上看,这只蹲居在帛画红日中的乌鸦,其外围是金光闪烁的“朱辉”,故有“金乌”一词的称谓是比较恰当的 。而文献中古代是把金乌直接指代为太阳的,如韩愈在《李花赠张十一署》有:“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西游记·第七十二回》中也有:“太阳星原贞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 。”3扶桑神树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的扶桑神树上由乌载着升起,由东向西移动,《山海经·海外东经》有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