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古诗词37首是有哪些?( 四 )


河北省中考必背古诗文一、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 。如: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 。如: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
中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 。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 。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 。
二、用“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
2.直 。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
3.补 。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
4.删 。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
5.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6.换 。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如:
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
又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
以上介绍了翻译文言文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也就是古汉语词法、句法知识的综合运用 。实际上,要很好地翻译一篇文言文,并非懂得这几条就能做到的 。
三、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
2017河北中考总分是多少?

【河北中考古诗词37首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