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描写古代男子书香气质的诗句。( 三 )


追溯扇子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 。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禹舜时代,因为在明代,有“舜始造扇”的记载 。商周时代,人们用雄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翟扇”,并出现了长柄的“雉扇” 。此时,扇子成了帝王威仪的象征 。
到了唐朝,用雉毛做的扇子改成了用孔雀毛做 。据考古发现,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刻有一个仆人手执长柄扇替主人煽风的图案,这是目前发现较早的扇子形象 。汉末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用动物尾毛做成的拂尘,谓之“毛扇” 。江南地区以白鹅羽毛制成的羽扇最为著名,多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到了汉代,丝织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纨扇”,此形式的扇子深受中国古代妇女青睐 。大约在宋朝时,出现了今日常见的折扇并逐渐延续至今而成为社会主流 。折扇绘画题诗始于明代永乐年间,由此而繁衍出另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 。折扇发展到明代嘉靖年间,分为杭扇、苏扇、宁扇等流派 。
参考资料: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547497
古代书生对自己谦虚的称呼有哪些[推荐]关于春天的诗词
孤独书生(2008330 15:52:49)
春天来了,录两首关于春天的诗献给诗歌版的朋友!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回复列表===
白云冰馨(2008331 20:11:12)
谢书生送来春天,温习一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沧海横流(2008331 21:58:37)
书生见春诗兴萌发,忍不住吟上几句,好!
喜欢这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励志诗10首(古代的)(不要太长) 1、《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释义:被元兵扣留数日(相当随风去北海游玩过),终于脱险回到南方 。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4、《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咏石灰》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6、《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7、《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释义: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9、《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释义: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10、《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