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大江大河的诗句!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
这两句描写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 。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 。
《公无渡河》唐.李白
原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赞美大江大河的诗句!】

波滔天,尧咨嗟 。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
箜篌所悲竟不还 。
译文
黄河滔天,决裂昆仑,东行万里,咆哮龙门!
水天一色,尧舜叹息,何人可以治理?
大禹忙于治理河流,三次路过家门,小儿哭啼都没有进去
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把野马般的黄河驯服,中原之地才可以种养桑蚕,耕作农田 。
水害虽然去除,两岸依旧茫茫的风沙 。
天啊,你看来了一位披头盖发的狂老人,一大清早到黄河边干什么?
呵呵,他想渡黄河呢!哈哈,晕!别人都冷眼旁观,只有他老婆牵扯着他的衫袖,可他不听啊
俗话说的好啊:可以徒手与猛虎搏斗,可千万别光脚渡黄河啊!
这老狂人果然溺死,尸体漂荡到海滨,海上有鲸鱼,其白牙大如雪山 。
老狂人象一丝布绢挂在鲸鱼的白牙之间,老妻流泪弹起了悲伤的箜篌曲,感叹老公不生还!
在李太白笔下,“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啸万里入龙门”,气吞万里的黄河,美得让人惊心动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横穿山岳的长江,美得让人心旷神怡;“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直插天际的泰山,美得让人仰视惊叹;“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雄控大川的华山,美得让人欣喜若狂 。
有关长江的诗句万里长江,流经千古,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它还创造了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沟通了从中国西部至东部沿海的文化和交通 。正因为长江的宏伟和悠久,它成为文学家不朽的题材 。凡是到过长江的古代诗人,无不用自己的笔描写和讴歌这条亘古不息的大江,为我国的文学宝库添上了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以唐宋的诗词最为丰富多采,仅李白的诗中,写长江的就有十多首 。在这些描写长江的诗词,不乏文情俱佳的上乘之作,表现出了许多诗人的才华和无限的创造力 。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天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写长江,视角辽远,勾出一幅充满深情的动态画面,极有神韵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后两句想象新奇,把大江的气势,诗人的喜悦,所处的环境融汇成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唐五代·孙光宪《浣溪沙》) "望""天长""片帆""孤光"展现了天长水远的长江全景,炼字极精 。…… 细读玩味唐宋诗人笔下的大江,感到这些歌大江的诗词,无不透出诗人的个性特征和创作倾向 。以唐诗为例,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在宏伟的气势中,透出了辽远悲凉、充分表现出杜甫现实主义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在李白的笔下,"早发百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用活泼的语言,夸张的描写,表现长江的一泻千里,迅疾奔流,字里行间,散发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同是一江水,在李杜的诗中,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意境,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再看宋词,柳永的慢词"……是处红衰翠减,茵茵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八声甘州》)也是写登高,却无丝毫远望所见,只有眼前江边的的衰草残花和似泪水般的江流,凄凄哀哀,表现出的完全是委婉派的柔靡和蕴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将大江的滚滚长流变成了无穷无尽的愁思和伤感; 而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一反柳李等人的婉约风格,借用杜甫的名句怀古,沉郁苍凉,体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诗人的个性特点;至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更是豪放派脍炙人口的经典代表,在对英雄的倾慕、赞颂中表现了诗人积极豪迈的人生追求 。在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这个小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同是江,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表现了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通过比较,还可以看出唐代诗词中的大江与宋朝诗词中的大江是有明显差别的 。唐诗中的大江,多是作者寄情于江,咏江抒情,在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宋代的诗词中,作者往往借大江评古论今、钩陈咏史,议论的成分更浓一些 。例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描绘出了一个雄浑阔大的大江东流景象,后四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凄怆之感 。景与情形成鲜明的反差,以大江反衬自己的心情,感伤之情流露于笔端 。再看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写洒泪送别,江上遥远的"一帆远"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所创造的意境是相同的,烘托出了作者惆怅的心情 。而宋朝的诗词则不同,虽也常有写大江雄浑壮美的佳句,但多是直抒胸意 。如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书画难足 。今往昔,繁华兢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者登高望江,触景生情,怀古感慨,以六朝历史提醒当代统治者,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再举一首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中议论时事,感慨国家战乱 。其内容与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异曲同工 。从上面两首宋词可看出,宋代诗人写大江评古论今较多,这与唐代诗的风格明显不同,宋诗多议论在写大江的词中也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