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儿童嬉笑的诗句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 。——明·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3、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 。——佚名
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孔尚任《放风筝》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7、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黄庭坚《牧童》
8、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 。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唐·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9、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绝句》
10、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11、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12、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 。——《牧牛图》
1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14、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唐·王维《渭川田家》
15、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唐·李涉《牧童词》
描写婴儿笑的很可爱的诗句怎么写好诗词?
第一、我觉得初学诗词,格律知识要懂一些,对于格律诗来说格律已成定式,可以找这方面的只是来看,但要学填词,我觉得应该要有一本词谱 。
第二、懂了一些格律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看看一些诗词,要先学会分析诗词,了解诗词,欣赏诗词 。
第三、要经常写一些诗词,但在写的同时要多看书,看诗词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看古人的一些著名诗词,并去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它,再看看名家的评说 。
第四、除了看有关诗词方面的书外,还可以看一些有关美学方面的书籍,毕竟艺术是相通的,比如说美学基本原理中的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都很适合诗词 。还可以读点音乐方面的书,节奏在诗词与音乐中都很重要,毕竟诗词与音乐原来是一家 。
表示儿童嬉笑的诗句

描写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 。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 。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 。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 。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 。「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 。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 。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汉[cuō] 。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耗费 。6. 带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