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崇廉尚俭的古诗词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
其二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关于廉政的古诗词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 ,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 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 ,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 , 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尽看前朝旧事 , 成功来自勤俭节约 , 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 。教育国人远离奢侈 , 勤劳朴素 , 家运国运将永久兴旺 。诗人择取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兴亡 , 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败国亡国的同时 , 还对勤俭图治而最终失败的当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叹惋、悲悼 , 其痛惜哀惋中渗透着不得其解的迷茫 , 包含着对历史兴败定规前所未有的质疑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代表了诗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困惑:“历览前贤国与家 ,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 岂得珍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 ,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 , 终古苍梧哭翠华 。”虽然诗篇主要表达对文宗的哀惋之情 , 但我们还可从多个层面对其丰富的内涵予以另外的解读 。我们从这首作品流露的深切哀惋情绪中 , 还能读出作者对文宗勤俭贤德而失败的深深不解 , 对“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历史定规的质疑 。诗人虽然对自己的困惑不得其解 , 但这个思考质疑本身就是咏史诗历史视野的新突破;诗人无可奈何的悲叹惋惜也启示我们 , 单纯将道德与兴亡作因果联系的德型政治文化自身存在观念的盲区 。入京诗 (明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  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 , 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 , 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 , 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 , 挂上自家的门楣 , 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但是 , 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 , 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 而且是“居心叵测” 。于谦对此置若罔闻 , 还是没有随波逐流 , 言行始终如一 。从此 , 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 , “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书端州郡齐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 , 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 , 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 , 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 , 毋贻来者羞 。含义: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 , 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 。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 , 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 。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 , 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 , 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 , 非吾子孙 。仰工刊石 , 竖于堂屋东壁 , 以诏后世 。”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 。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 , 也都一直恪守家训 , 居官清廉 , 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 。包拯的清正廉洁之风 , 到其子包绶时 , 也更加发扬光大了 包公所到之处 , 都深入体察民情 , 兴利除弊 , 为百姓做好事 。例如他知端州时 , 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 , 身体多病 , 他就发动群众 , 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 。百姓改饮井水 , 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包公办案公正、机智 , 为人正直、作官清廉 , 为世人 , 也为我所钦佩死后也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他为官清廉 , 爱民精神和品质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颂! 关于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 , 廉生威 。翻译: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 ,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 不居也 。翻译:财富和高官显爵 , 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 , 如果它们来路不正 , 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 ,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翻译: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 , 就是不发命令 , 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 , 百姓何以从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 , 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 , 成功皆因勤俭 , 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 , 民之表也;贪者 , 民之贼也 。翻译:廉洁的官吏 , 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 , 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 , 武臣不惜死 , 天下太平矣 。翻译:文官清正廉洁 , 武将拼死报国 , 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 , 几人到此误平生 。翻译: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 , 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患劳苦 , 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 , 就可以葬送自身 。另为还有: 古代“砥廉诗” 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 。“公生廉 , 明生威” , 自古以来 , 廉政作为一种道德 , 一份操守 , 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 。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 , 丰谷城;清如水 , 平如衡 。” , 光化县令叶康直 , 谷城县令丰稷 , 均行善政 , 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 , 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 , 百姓尽安眠 。” , 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 。“贪”为“廉”之反 , 历来为人所不耻 。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 , 收拾州衙大半空 , 只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