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著名诗人的诗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 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 , 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 , 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 , 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 , 到处浪游 , 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 , 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 , 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 , 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 , 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 , 黄沙千里 , 遮天蔽日 , 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 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 , 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 , 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 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 , 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 ,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 , 多么有力 ,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 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 , 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 , 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 诗人站在瓜洲渡口 , 放眼南望 , 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 , 中间隔一条江水 。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 , 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又写景 , 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 , 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 , 是使动用法 , 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 , 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 , 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诗人眺望已久 , 不觉皓月初上 , 诗人用疑问的句式 , 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 , 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 , 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 , 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
塞下曲
卢纶
月 黑 雁 飞 高 , 
单 于 夜 遁 逃 。
欲 将 轻 骑 逐 , 
大 雪 满 弓 刀 。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 , 对行伍生活有体验 , 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 , 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 气概豪迈 。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 , 月亮被云遮掩 , 一片漆黑 , 宿雁惊起 , 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 ,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 , 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 , 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 , 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 , 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 ,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 , 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 ,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 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 , 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 , 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 , 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 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