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怎么写?(11)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 , 还谈生活、恋爱 , 谈做人 , 谈修养 , 甚至于儿子写错字 , 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 。我们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长辈提及过这些问题?在学校的生活 , 父母不知道 , 也不想让父母知道 , 更别说恋爱 。不否认 , 我们曾经都是乖乖孩子 , 也曾认认真真地听着妈妈的话 , 按照着父亲的指导去做事去学习 , 但是越长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 有时候总觉得父辈们都是老一代的思想 , 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 , 说了也白说或着遭到批评 , 或许也是我们太任性 。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着自己的意思与心情去做事 , 尽管每次都会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体鳞伤 , 但是不论我们是多么的任性 , 不论我们曾经是多么地伤害了父亲 , 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们 , 从不因我们的一时不懂事而丢弃我们 , 这种感情也叫父爱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 , 总有那么一根线 , 牵着我们 , 一头系在家的门前 , 另一头系在我们的心上 , 无论我们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 , 总有那么一个港湾 , 让我们的发动机有着驱动的能量 , 这是家的力量 , 也是因为家里的那一根顶梁柱父亲 。

《傅雷家书》读后感怎么写?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 ,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 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 ,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 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 , 这样的教育方法在我们现在还是十分适用的 。
傅雷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回想我自己所受的教育 。在两种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 就是傅雷的家庭整天和和睦睦 , 相亲相爱 。但是在我们家就没有这种气氛 , 原因在哪里呢?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 , 养了十几年 , 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 , 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 , 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 可他们想过没有 , 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 , 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