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我在高考前夕突发心梗( 四 )


第二天凌晨,我在微信上找自己最好的朋友王皖倾诉 。她读的是我们学校的国际班,高三时就被交换去了波士顿读高中 。
我们实则是相互诉苦,抱团取暖,王皖的家人对她期望很高,认定大学非常青藤不可 。
王皖压力很大,因为成绩和社会实践都是缺一不可的,她却根本没办法兼顾,甚至到了“嗑药”的程度 。
她对我讲:“你根本不知道我们这边的竞争有多强,特别是我读的这种西海岸私校,大家都是削尖脑袋要进哈佛麻省,考医学院做律师学金融,比你家世好的比你努力,比你努力的还在嗑药 。”
我问她,到底吃的什么药,王皖回答:“这边最流行的是阿德拉(Adderall),年级里很多人都在吃 。这药原本是治疗多动症的,正常人吃了也能提高专注度 。
这种无底线竞争真的非常可怕,大部分人都在嗑药,在学习社交两不误的情况下,你想不吃,都没可能 。
我听一些已经进了常青藤的学长学姐们说,他们在大学里,也是阿德拉不离手 。”
随后,她继续在微信上给我说道:“不过我还是没选阿德拉,你知道我喜欢化学,阿德拉实质就是甲基安非他命,和冰毒差别已经不大,我害怕上瘾,选的是利他林 。效果还不错,但我还是担心有后遗症,等录取结果下来了,老娘绝对不吃了!”
她绝对没想到,她的几句诉苦,却让我心动了 。我问她:“我也想吃利他林,你知不知道什么国内的渠道?”
王皖大概被我吓住了,几分钟后才回了一句:“姐妹,别开玩笑 。”
我告诉她:“我是认真的,你不可能不知道我们这边的压力有多大,我宁愿透支牺牲自己的身体,也要考好 。”
我态度强硬,王皖没办法,只能告诉我她知道一个瑞士的同学在搞代购,还给了我那个同学的微信,让我自己联系 。

和王皖聊完天后,我并没有急着加那位同学的微信,而是上网查了许多利他林的相关资料 。
我尤其在知乎呆得久,因为上面大多是和我有一样需求的学生 。
在查资料时我了解到,利他林如今在国内已经停产,属于精神类的管制药物,在国内唯一能买到比较类似的是专注达,但必须有医生处方 。
所以利他林只能买国外的,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是巴基斯坦和瑞士、美国版 。
巴版便宜,但假货横行 。瑞士诺华版和美国版差不多,但更好买,药效比较稳定 。至于后遗症,因人而异,但比较共同的是会没有食欲 。
我觉得能接受,就联系王皖推荐我的那位同学,买了药 。
我买药的价钱偏高,已经是三十多块钱一粒了,但我宁愿花钱买个安心 。
一盒是两板,15粒每板,每粒10mg,我先买了一盒,也就是三十粒,加上邮费将近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