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最新篇( 五 )


孩子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
孩子间出现矛盾很正常,而帮助孩子合理地解决矛盾,更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建议家长要保持冷静,可先向教师了解情况,和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千万不要对着别人家的孩子指责一通,这样做对双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三、表扬和惩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鼓励固然是一种灵丹妙药,对任何孩子适用 。但是,表扬也要有个“度”,否则,长久下去,致使孩子一点批评的话也听不进去 。实际上,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应及时指出,并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应该说:教师对孩子的爱是明智的,可以这样说,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当然,批评孩子过后,我们会让孩子懂得: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进步 。只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老师还是会喜欢你的 。
四、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预防
经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该怎么办?
其实,这是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分不开的 。首先,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 。不容易控制自身的注意力,这是最基本的生理原因 。其次,无关刺激的干扰、孩子的疲劳状态、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家长要了解原因,切不可着急 。平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多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如看书、画画、做游戏等,坚持训练,我想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
五、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 。”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孩子一生奠定基础 。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例:吃饭、穿衣 。因为三、四岁的孩子什么都想“自己来”,却什么也干不好,如果家长总以“你还小”、“你不会”来扼杀他们的“自主性”的欲望,那么就会阻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孩子想“自己吃”、“自己穿”就顺势教会他们生活自理的本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让孩子学着从自己的事情开始自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懂得关心他人,这才是父母为孩子获得一生幸福而留下的最大本钱,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生活无处不教育 。另外,孩子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