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月考语文课外古诗考哪些2017年八年级下册( 二 )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
"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
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
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赏析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
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
“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 。
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 。
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 。
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
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 。
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 。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
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
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
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
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 。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 。
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
跪求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八首
三.八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