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楷模”的诗词是什么?( 二 )


其实,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明洪瞻祖诗中写道,景区面积6000多平方米,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
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 。
由御碑亭,濒临外西湖,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 。
康熙品题西湖十景、湖天一碧楼等建筑组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亭,在白堤西端与孤山结合部竖“平湖秋月”景名碑、四面厅,仙山楼阁镜中尘”、八角亭,是一处沿湖展开,错落有致,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孤山南麓,这从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以泛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棹歌何处泛归舟”之句 。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始以这一依山傍湖地带为景域所在 。
古诗中的对面落笔什么意思
古诗中的对面落笔,称为“对写法” 。
“对写法“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将深沉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真切动人,使诗歌意境更显深邃 。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 。
“对写法”有人又称为“主客移位”、“落笔对面”等 。
古代诗歌在写人、叙事、状物抒情的过程中直接转主为客、因实入虚,或者先从写己方的状况起笔再逆转为写对方的状况,而起到表意丰富、抒情宛转、韵味深远的效果 。
这种构思方法常见诸思乡、怀人、送别等类诗中 。
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 。
这种“对面落笔”的手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
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
“对写法”的实质在于一实一虚,大力联想和想象,以虚衬实 。
它是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
扩展资料:分析古代诗歌的对面落笔的构思方法 一、是要立足诗歌的篇章整体,看清抒情主体 。
二、是通过品读诗句,看“对面”具体指涉为谁,“对面”与抒情主体、与叙述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三、是整体阅读,领会诗人用对面落笔的方法所抒发的情感内涵 。
例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红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梦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该诗的抒情主体是诗人自己;对面是指朋友魏二 。
一二两句写诗人自己的送别朋友后的景况,流露出孤独、寂寞之心绪,这一点从“凉”字可看出 。
而三四两句由忆字引出虚构之景,设想对方(魏二)别后如何对月不眠的情景 。
月夜泊舟,梦中听猿,这样以虚衬实,构思更巧妙,诚如陆时雍《诗镜总论》所说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
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 。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
天光: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
徘徊:来回移动 。
为:因为 。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
那得:怎么会 。
那:怎么的意思 。
清如许:这样清澈 。
如:如此,这样 。
清:清澈 。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
赏析: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
扩展资料: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