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里带蔻字的诗词有哪些( 三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
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
2、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
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 。
这考证很可疑 。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 。
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 。
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
3、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 。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
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 。
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 。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 。
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 。
《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诗名里带蔻字的诗词有哪些】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渐黄昏,清角吹寒 。
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 。
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
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 。
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
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 。
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注释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
至日:冬至 。
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
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
弥望:满眼 。
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
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 。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