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龙渊》读后感如何写?( 二 )



《九州·龙渊》读后感如何写?


书是借同学的 。到不是特别喜欢唐缺的文风 , 总感觉有点淡淡的网络文学的味道 。也是是我口味的勉强 , 对于九州一系列小说 , 最喜欢的还是坑王的《九州缥缈录》 , 而我喜欢的也是九州的江南 , 龙族一二的江南还勉强可以接受 , 但现在对南叔的书确实没有什么兴趣了 。或许是我的矫情吧 。
或许是我的矫情吧 , 我只看了《龙渊》这篇 , 其他的都没翻过 。其实这片也是一般般啦(好吧我真的不是来踢馆的) , 但还是挺引起思考的 。
从宇文直(老六)的引述中 , 龙渊阁的面目一点一点的被描绘出来 。书 , 代表着长存的知识 , 真是一样有趣的事物啊 。当然咯 , 对于远子学姐来说它还是一种食物 。但龙渊阁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态呢?自己把握住这么多的文集考历 , 却很少将之传播四方 。用一句话来讲 , 没有对负责任的知识负责 。当书籍被“垄断”在人的手中 , 成为人的傲气 , 成为人备受顶礼膜拜而威风八面的依仗 , 书籍又何尝发挥出它原有的功效呢?如果紧紧是了解知识 , 并且进一步的占据 , 寸土不让 。书籍又有何意义呢?如果不将知识传播 , 在辩议中琢磨 , 知识何须长存啊 。
可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吧 。每个人对待书籍都有每个人的态度 , 而对书籍的鄙夷 , 又会进一步发展到对人的鄙夷 。大概是因为心虚?实在不得知之了 。诚如是 , 除了将知识封存 , 又有何他法 。待每一次展出 , 都要去胆战心惊地面对 , 又怎是书籍和人都能轻易承受的呢?这样想着 , 还是将此束之高阁 , 安安静静地封存在“龙渊阁”里面吧 。倘若有人来询 , 再一一道出如何?可是这样 , 又会被别人看来是一种傲居了啊 。
故曰 , 心外何处龙渊阁?

《九州·龙渊》读后感如何写?


在你写的九州小说里 , 你最喜欢哪一篇?
唐缺:我的回答铁定不会恶俗:《龙渊》 。
商业九州都是为读者写的 , 《龙渊》是为自己写的 。
【《九州·龙渊》读后感如何写?】当看到这问答的时候 , 我似乎嗅到了这本九州的一种味道 。相比讲大格局、吐大气候的作品 , 我更喜欢自我一点 , 个人味道浓郁一点 , 也就是作者的“体味”要更强烈一点的(别歪楼) 。但在创作路上 , 如果没有帝王心 , 个人精神和个人欲望就要缩小再缩小 。那如何把作品写出平实光滑的质感 , 其实很考技巧 。可是这《龙渊》 , 读着读着最先组织的是一个特别有力量的词儿——畅快 。唐缺的写作技巧是不用说的 , 故事层层推进 , 情节环环相扣 , 看他的故事你就想一口气不带喘地看完 。长篇铺陈得深且繁复 , 如坠迷雾 , 中篇也自带小马达 , 节奏快且迷局多 , 呼啦一下还没想反应便走到结局 , 要说写它们的作者有啥滋味 , 估计就是写得很痛快 , 这映照到人 , 就是粗犷肆意(你不懂的粗犷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