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白梅花诗句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3、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4、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5、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8、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10、幽姿不入少年场 。——陆游《朝中措·梅》
11、去时梅萼初凝粉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1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崔道融《梅花》
1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其二》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
1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8、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19、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0、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1、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2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23、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懈恋花》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
请问有没有关于桂花与读书有联系的诗词、对联及散文?急需!谢谢大香林的桂花,李清照的词 。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未开,心思已醉 。
何人有心,二探香林?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 。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 。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 。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 。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 。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 。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 。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这是议论的第二层 。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 。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 。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 。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 。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议论的第三层 。“骚人”,指屈原 。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 。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 。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 。对这位先贤的抱怨,
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
红楼梦 梅 诗词 《咏红梅花》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因宝玉在芦雪庵即景联诗中落了第了,众姐妹就罚宝玉到栊翠庵妙玉处折一支梅花来 。宝玉将乞来的梅花插入瓶内,只见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因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在芦雪庵即景联诗中联诗少,众人便依“红梅花”三字之序让邢岫烟、李纹、薛宝琴各自作七律诗一首 。咏红梅花得“红”字作品原文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作品注释1.芳菲——花草香美 。2.“冲寒”句——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3.“魂飞”句——意谓红梅若移向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 。大庾岭盛植梅,参见《牙牌令》之二注 。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 。4.“霞隔”句——用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梦见梅花化为“淡妆素服”的美人与之欢宴歌舞的故事 。见《龙城录》 。用“霞”喻花红 。用“隔”、“未通”,因赵师雄所梦见的罗浮山梅花是淡色的,与所咏的红梅不同 。5.“绿萼”二句——意谓红梅似燃着红烛、添加了红妆的萼绿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过赤虹的白衣仙女 。绿萼,梅花绿色的称绿萼梅,这里借梅拟人,说“萼绿”,即仙女萼绿华,故曰“添妆”,与下句取喻相类 。《增补事类统编·花部·梅》“萼绿仙人”注引《石湖梅谱》:“梅花纯绿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云 。”妆,指红妆,红衣、胭脂等皆属 。宝炬,指红烛 。宋代范成大《梅》诗:“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妆初罢蜡脂融 。”缟仙,本喻梅花 。见《咏白海棠》之一、之四注 。扶醉,醉须人扶 。以“醉”颜点出花红 。残虹,虹以赤色最显,形残时犹可见 。南朝江淹《赤·虹赋》:“寂火灭而山红,余形可览,残色未去 。”也借以喻花红 。6.“看来”句——包含二义:一、花色美丽,不同寻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岂是”来排除,是为了说红梅 。咏红梅花得“梅”字作品原文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