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二 )


关于外婆老了的诗句献给外婆
她突然哭泣
可以想象她成了年老的孤儿
不满的老泪贴着她
耸立的鼻梁流进歪扁的嘴巴
那双核桃眼干枯、黯淡无光
传达出了的某种柔软
混着空气中颤抖的
高音部分
尖利地打断了
大年初四中午杯盏间短暂的快乐
一年三节是哪三节? 端午、中秋、春节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2)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3)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于上古天象崇拜,由祭月活动演变而来 。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 。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 。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年三节
安徽蚌埠过春节有什么习俗?简要写写 安徽蚌埠过春节的习俗如下: 1、扫尘:年终的时候,无论贫富人家都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从庭院房屋,衣物用具,都要打扫、洗刷干净,以除尘布新,名 曰 “扫尘” 。2、接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蚌埠最盛大的节日 。这天五更焚香,鸣放鞭炮,以示新年的到来,这叫“接年”,又曰“迎春” 。早饭吃扁食(水饺)、汤圆(元宵) 。3、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新鞋 。吃过早饭,大人带着孩子出去拜年 。拜年的时候一般要提四盒点心,点心装在厚纸包的果盒里,果盒是长方形的,用棉纸绳捆扎,上面还包上一块正方形的大红纸,红纸上印着洒金的福字 。这种互相拜年的活动要持续到年初四 。人们就穿戴整齐准备出去拜年或在家等候接待前来拜年的人们 。4、吃团圆饭:吃除夕晚饭前,各家都到水边去烧香放炮,以敬井神,谓“封井”的旧俗 。除夕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过去饭锅不可空,一般也是存放一条鱼,有的故意叫小孩揭饭锅看看有什么东西 。小孩跑去看了看回来大声说:“锅里有鱼 。”大人则又高兴地说:“好呀,我家锅里有鱼(余),不愁吃了!”这也是为讨口彩、图吉利的一种习俗 。5、守岁:吃完年夜饭,由主妇在灶前烧香接灶神爷,晚辈们向长辈叩头辞岁 。长辈对未成年的子女给红纸包的压岁线,祝贺他们又增一岁 。这夜到初一天亮,一夜不熄灯,叫长明灯堂屋烧一盆火,全家围着火盆聊天,一边吃糖果、瓜子、花生,通宵不睡觉,名曰守岁 。6、庙会和花会: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 。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 。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 。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
端午节知识 [端午节知识]民俗与民间文化端午节原是五毒并出之日?端午节,人们普遍认为起源于屈原投江,端午节知识 。其实在中国先秦时期“端午”之名就已存在,这个节日的真实意义却远没有那么浪漫.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习俗可以分作下列七项来介绍:其一,广泛采用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 。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 。艾人早见于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俗传他善于捉鬼降妖 。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到,“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 。苏辙《学士院端五贴子·皇太妃阁》诗之三云:“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常萦尧母门 。”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 。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彩丝系虎》也谈到艾虎:“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 。《梦粱录·五月》记菖蒲厌胜物说,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辟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作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直到现代的日本和韩国,都仍然保留着这个方面的习俗 。其二,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 。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 。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它的形制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二是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三是五彩绳折成方胜或结为人像等,四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 。① 这种习俗形成甚早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汉《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瘟),亦因屈原 。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 。”南朝《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记载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曰:“(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此俗直到近世仍然广为流行 。现在日本在端午节为家里的男孩子悬挂五彩旗帜,是此俗流传到今天的一种变异 。其三,用符图驱邪 。《后汉书·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 。”宋代及以后大行“天师符” 。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 。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午贴在门楣上辟邪 。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习俗,除了沿袭北宋情形,还流行符图,“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