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伐桂 李白的诗( 二 )


中秋的来历和诗词找了一下 , 网上没有答案 , 勉强帮你解答一下吧!
首先要大略介绍一下背景 , 辛弃疾是南宋主战派的将领 , 在主和派当权的情况下备受排挤 , 只能闲居乡里 , 所写词大多寄寓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
然后解释一下大意:
首句 快上西楼 , 怕天放、浮云遮月 。作者因为怕浮云敝月不能欣赏月色于是急忙赶上西楼 , 在古诗词中经常用到 西楼 一词 , 如李煜的 无言独上西楼 李清照的 月满西楼 西楼几乎成了一种愁闷、寂寞、伤感的象征 。
二句的意思是在美好月色的召引下作者独依栏杆望月吹笛 , 一声吹裂 , 表现了笛声的清远激越 , 曲由心发 , 可知此刻作者心中也是慷慨激昂 , 满心悲愤无处可诉 。
第三句则是形容比喻月亮的 。冰壶既比喻了月亮的皎洁 , 更表达了自己忠于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 , 王昌龄有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 此句即取其意 。月亮似乎冰壶浮在世界上空 , 而自己的一片冰心也只能浮于这浑浊腐朽的世界 , 不与相容 。最怜玉斧修时节 , 玉斧取吴刚伐桂的典故 , 此处也指月亮十分的圆 , 像被玉斧修饰过了一般 。
第四句借问嫦娥是否忧愁寂寞 , 猜想着嫦娥已经是满头白发 , 实际这是作者此刻心情和生活现状的写照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中就有 可怜白发生 之句 , 表达岁月已逝 , 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愤 。
第五句是描写作者对月饮酒 , 玉液 , 琼杯只不过是诗词中常用的词语 , 辛弃疾当然没有这么富有 。长袖起 , 清歌咽 , 可能此刻辛弃疾是在青楼中欣赏歌舞 , 古诗的文人经常出入青楼 , 不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 反而是一种雅事 。大家郁闷愁苦时 , 或者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见时都回相聚青楼欣赏歌舞 , 以助清欢 。
第六句又回到写月亮上 , 叹息月亮一月之中十之八九都不圆满 , 有缺陷 。
第七句感慨月亮要是经常圆如此夜 , 即中秋节 , 那么人们就不会感受到离别之情 。最末一句承上句而来 , 是说如果月亮真的夜夜如此的圆 , 那么就没有离别 , 从前的离愁别恨都变成了欢聚之喜 。
词的题目为中秋寄远 , 应该是中秋节怀念远方的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 所以写下这首词 。当时辛弃疾的一些朋友都是和他一样饱受排挤打击怀才不遇的主战派人士 , 像陈亮等 , 此词可以理解为思怀远认 , 前面的形容月亮的都是渲染情绪 , 末三句则直白的写出离愁别绪 , 希望月亮长圆 , 人也能时常相聚 。我认为更深层的还是要向朋友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 。
关于桂花的故事.诗歌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 , 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 , 她为人豪爽善良 , 酿出的酒 , 味醇甘美 , 人们尊敬她 , 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 , 天寒地冻 。清晨 , 仙酒娘子刚开大门 , 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 , 看样子是个乞丐 。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 , 还有点气息 , 就把他背回家里 , 先灌热汤 , 又喂了半杯酒 , 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 , 激动地说 , "谢谢娘子救命之恩 。我是个瘫痪人 , 出去不是冻死 , 也得饿死 , 你行行好 , 再收留我几天吧 。”仙酒嫂子为难了 , 常言说 , "寡妇门前是非多” , 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 , 别人会说闲话的 。可是再想想 , 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 , 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 , 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 , 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 , 大家对她疏远了 , 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 , 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 。后来 , 人家都不来买酒 , 她实在无法维持 , 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 , 到处去找 , 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 , 挑着一担干柴 , 吃力地走着 。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 , 那老人突然跌倒 , 干柴散落满地 , 老人闭着双眼 , 嘴唇颤动 , 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 , 顿时 , 鲜血直流 , 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 , 老人忽然不见了 。一阵清风 , 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 , 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 , 另有一张黄纸条 , 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 , 奖赏善人家 。福高桂树碧 , 寿高满树花 。采花酿桂酒 , 先送爹和妈 。吴刚助善者 , 降灾奸诈滑 。仙酒娘子这才明白 , 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 , 都是吴刚变的 。这事一传开 , 远近都来索桂子 。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 , 很快长出桂树 , 开出桂花 , 满院香甜 , 无限荣光 。心术不正的人 , 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 , 便他感到难堪 , 从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 , 是她的善行 , 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 , 才把桂子酒传向人间 , 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