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这首古诗的意思( 三 )


琵琶行属于乐府诗《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
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示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
好象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
象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 。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帛 。

【琵琶行这首古诗的意思】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
她说我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渡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象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
凄凄切切不再象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开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解题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