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种猜古诗类型的游戏

谜面:群马共奔月(猜苏轼词一句)
谜底:千里共婵娟
谜面:电视你我他(猜古诗一句)
谜底:对影成三人
谜面:四海九州五六步(猜王勃诗一句)
谜底:天涯若比邻
谜面:约见于珠峰(猜杜甫诗一句)
谜底:会当凌绝顶
猜谜语游戏规则
猜谜制谜规则学习灯谜,首先要弄懂灯谜的规则 。
灯谜的规则可归纳为四条:底不重面,面要成文,字宜规范,事需符实 。
为帮助讲解,先介绍一下灯谜的组成 。
一条谜至少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谜面、谜目(有的还有谜格)、谜底 。
例如:别骄傲(猜学校用语一,秋千格)满分 。
“别骄傲”就是谜面,“学校用语一”是谜目,“秋千格”是谜格,“满分”是谜底 。
谜面好比考题,谜目是指示答案的范围,谜底显然就是答案了,谜格不过是提示谜底需要做文字上的某些变化 。
下面就灯谜的四条规则逐一分述 。
一、底不重面 谜底与谜面不允许有任何一个字相重复,即底面不相犯,例如若以“大家都来学雷锋”猜学校用语一“同学好”就不行了,因为“学”字相重了 。
底不重面虽是对猜射而言,实际上制谜者,首先就要考虑这一点,现从如下三种情况分述 。
(一)谜底确定时,应讲究扣面艺术 。
例如,要以学科“人才学”为底,拟面时可采用“启蒙教育”,不能用“启蒙教学” 。
若以学校名词“学生会”为底,用成语“学而知之”拟面就不行,因为“学”字相犯,而改“学”字为“习”字,以“习而知之”为面,就避免了底面相犯 。
(二)谜面确定时,重面问题应在择底时考虑 。
例如,用成语“亦步亦趋”为面,就不能以物理名词“同步”为底,面应当以数学名词“平行”为底,或猜人体部位“脚后跟”,谜底别解为“与人同时行走”,或“在人脚后跟着走” 。
(三)底面都为成句时,重面问题应该由相对“软”的一方让步 。
如以“悬崖勒马”为面猜国名“危地马拉”,“马”字重了,而国名不能改,故把谜面改为“悬崖勒缰” 。
知道了这一规则,猜谜时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从谜面的破绽中找出突破点 。
例如“凿壁偷读”,猜物理名词二 。
此谜面的原句应该是“凿壁偷光”,被换掉一个“光”字,谜底可能有个“光”字,此典故讲的是匡衡幼时,家境贫寒,在壁上凿个小孔,借邻居的烛光来学习 。
因而“小孔”和“学”字就出来了 。
继而得到“小孔”、“光学”的谜底,别解为借“小孔的光来学习” 。
二、面要成文 谜面除了单字以外,凡两字以上的词句都应成文,有这样一条谜“本来一走国际中”,猜“困”字 。
谜面不知表达什么意思,这是不成文的 。
一条佳谜,除了回互适度,扣合巧妙外,还决定于谜面的文采 。
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猜“慧”字 。
这条谜不但构思工整,扣合巧妙,而且造句幽雅,具有诗情画意,因此是一条好谜 。
三、字宜规范 在灯谜创作中,字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原因是有的作者对祖国文字结构不熟悉,有的为了迎合谜底而生造字 。
如:“志士保安定”,猜“堡”字 。
“堡”字下面是“土”而不是“士” 。
又如,“情急无心垂钓钩”猜“静”字,“急”字去心为“刍”,与“争”字去钩显然有区别 。
四、事需符实 有这样一条谜,“关公大战楚霸王”,猜教育名词二“复习”、“及格” 。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一个在秦末,一个在三国,怎么会打起来?还有“日月头上长青草”猜“萌”字,这也根本不符实 。
要是换成“元旦相会在花前”,谜面不但成文,也具有人情味 。
“花前”明示“花”字的前头,“元旦”暗示一月一日为“明” 。
【猜谜技巧】 猜谜的技能就是应用联想,即根据汉字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等特点,进行联想 。
例如“白先生”,猜教育名词 。
可以这样进行联想: 1、表示语言的有:说、讲、语、话、道、陈、叙、表、云、曰、言、告诉 。
2、表示颜色:素 。
3、表示没有:空、无 。
4、表示清楚: 先生――师、医生、先出世 。
` 根据谜目要求可以组合成“讲师”扣合谜面 。
联想主要有同义词联想和替代联想两大类 。
一、同义词联想例如:“表白”猜语文名词“语素” 。
“表”的同义词有“语”,“白”的同义词有“素”;再如“东方的云”猜语文名词“主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