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这首诗的诗意!!!( 三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ǚ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作者背景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 。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
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
注词释义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 。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 。
仞:长度单位 。
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
万仞,形容极高 。
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
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
何须:何必 。
度:经过 。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 。
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
名句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 。
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黄河的远眺,次句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风光的雄奇苍凉和边防战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 。
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羌笛之声 。
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 。
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感悲伤 。
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的精神风貌 。
凉州词王之涣
凉州词(王之涣) 唐 王之涣(688—74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翻译】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
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是?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登鹳雀楼和凉州词都是王之涣的 。
谁来给我诗词?生字标一下哦
作品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译文【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
2.白日:太阳 。
3.依:依傍 。
4.尽:消失 。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
5.穷:尽,使达到极点 。
6.千里目:眼界宽阔 。
7.更:再 。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诗词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注释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
“远”一作“直” 。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
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 。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