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因为一两句诗词,而变得声名鹊起( 三 )


文人取功名的志气要胜过军人作战的士气,文场上的较量就像战场一样激烈 。
就像对着强大敌人的关外虎豹,飞万里的鲲鹏一样 。
今天你们让我喜不自禁,双目增爽 。
祝愿各位如南斗六星一样,高悬天空,闪闪发光 。
扩展资料:“劝驾”,劝人任职或做某事,是中国古代官员礼贤下士之举 。
劝,勉励的意思;驾,指推荐人才,愿亲自驾车相送至京师之意 。
在《汉书·高帝纪下》中有这样一段话:“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
”王正功的“劝为之驾”正是出自该典故 。
王诗序言的意思是他作为郡守,对辖地能考中11位举人感到高兴,特依例设鹿鸣宴,并勉励他们来年去京师参加会试、殿试,夺取功名 。
这两首诗都着重抒发劝勉之意 。
第一首诗以山水开头,第三句意为峨冠博带的儒生们共同响应明春礼部试(即礼闱,会试),第四句赞誉他们精通道艺,尾联祝贺他们赶考成功 。
第二首前两句也是描写山水,颈联和颔联主要是祝颂之词,作者认为举人们像出征者一样士气高昂,他们前程不可限量 。
在表扬了士子才能,描绘文场酣战,祝福他们前程远大之后,王正功倾吐自己的心情 。
“老眼摩挲顿增爽”,意思是这群英才让他喜不自禁,双目增爽 。
王正功祝愿他们如南斗六星一样,高悬天空,闪闪发光 。
颂人才之盛的主题,至此得以完成 。
两首诗中,均是起首两句(甚至一句)写景,以下篇幅多为说理,如“向来人物固难俦”、“策足谁非道艺流”等等,皆为议论口气 。
两首诗大量运用典故,几乎字字有来历 。
这是宋时“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体现,也表现出宋诗以意胜、重在说理、生新瘦硬的风格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正功 (南宋宁宗朝广南西路提点刑狱) ...
滕王阁序中23个典故的诗句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滕王阁序中23个典故的诗句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1、徐孺下陈蕃之榻 。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 。
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 。
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张华见斗、牛二星间常有紫气,请雷焕登楼观看 。
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剑在豫章郡丰城县(今属江西) 。
于是张华任雷焕为丰城令 。
雷焕果然在丰城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
剑挖出之后,紫气就消失了 。
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 。
后来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
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于是作出了《春秋繁露》的词;扬雄著《太玄经》,梦见自己在《太玄经》上吐出了凤凰 。
4、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其中第二把叫紫电 。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
5、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
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 。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 。
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
“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 。
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
《世说新语》:晋明帝小时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
从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所以这样说 。
”元帝感到很惊讶 。
第二天,大宴群臣时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回答说:“太阳近 。
”元帝变了脸色,问:“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样?”明帝回答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 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 。
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