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学诗词之类的充满神韵,为什么现代中国人不懂珍惜。( 二 )


中国的传统文学诗词之类的充满神韵,为什么现代中国人不懂珍惜。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是中国十大名画之首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
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
历史背景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 。
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 。
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 。
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 。
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
“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前半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馆藏:浙江省博物馆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后半卷 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仿本 名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称:《富春山居图·沈周临摹本》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创作过程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 。
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 。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
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 。
他在《山水诀》中,明确提到模写 。
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 。
”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 。
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 。
此画成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
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

中国有什么著名的古典爱国诗词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示 儿(陆游)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书 愤(陆游)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关山月》陆游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