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七言律诗( 十 )


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 , 若是诗出了韵(又称"落韵") , 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 , 只能算不及格 。
旧时作"分韵诗"用韵也很严格 。
若干文人相聚 , 作诗或填词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 , 各人分拈韵字 , 依韵作诗或填词 。
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紫壁联题分韵句 , 红炉巡饮暖寒杯 。
"就是描写文人聚宴分韵作诗的 。
作分韵诗一般要求押本韵 , 不能出韵 , 即使窄韵、险韵也不例外 。
《红楼梦》48回载:"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 , 你闲闲罢 。
'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 , 错了韵了 。
'"故旧时代学作诗 , 特别是考生学作"试帖诗" , 必须牢记106个韵部 , 尤其是30个平声韵部 。
另一种情形是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 虽不在同一个韵部 , 可以通押 。
中唐以后 , 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 , 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 , 又叫"变体" , 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 。
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 , 但有定规 , 如"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 , 一进一退 , 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如"东"、"寒"、"虞"等) , 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冬"、"删"、"鱼"等);"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 , 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 , 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quot;葫芦韵"和"进退韵"差不多 , 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 , 但它要求先小后大 , 像葫芦似的 , 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 , 第四、第八句押"二冬" , 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 , 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 。
这些"变体"并不普遍 。
在晚唐、宋代作诗形成一种时髦风气的 , 是"探头韵" , 也叫作"衬韵"、"借韵" , 就是首句用邻韵 , 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 , 不得通韵 。
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的第一句的"峰"字属冬韵 , "同"和"中"属东韵 。
这叫"以冬衬东" 。
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 , 离愁几日减腰围 。
行云自亦伤无定 , 莫就行云托信归 。
首句"思"属支韵 , "围"、"归"属微韵 , 这叫作"以支衬微" 。
用"衬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 。
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 , 每过君家辄系船 。
尊酒灯前山入座 , 孤鸿月底水连天 。
暄凉书问二千里 , 场屋声名三十年 。
竞秀主人文似豹 , 不应雾隐万峰边 。
首句"滩"属寒韵 , "船"、"天"、"年"、"边"属先韵 , 这叫作"以寒衬先" 。
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员外》: 昔日居邻招屈亭 , 枫林橘树鹧鸪声 。
一辞御苑青门去 , 十见蛮江白芷生 。
自此曾沾宣室召 , 如今又守阖闾城 。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
首句"亭"属青韵 , "声"、"生"、"城"、"兄"属庚韵 , 这叫作"以青衬庚" 。
前面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 , 不是正格 。
而这种"衬韵"不算出格 , 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 , 叫作"孤雁出群" 。
"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 , 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 。
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 , 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 , 即使首句入韵 , 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 。
"(王力《汉语诗律学》53页)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 , 讨取点自由 , 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 , 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 。
现代人写近体诗 , 却在突破这个樊篱 , 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 , 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 , 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 , 律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