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妙解”之法有哪些

古诗词妙解”可以通过“善用注解释疑难、巧借标题明要素、勾画关键词句明中心、研读题干定表达”等四个步骤——即“四步法 , 全面而系统地涵盖并解决诗词鉴赏所涉的疏通文字 , 了解背景 , 知人论世 , 明确诗文所涉要素 , 把握中心 。熟练掌握这四步 , 就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诗歌 。
一、善用注解释疑难 。
对诗词的了解必须依托对文字的了解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 所以要仔细看注解中的难懂词句 , 写作背景 。
二 , 巧借标题明要素 。
透过标题 , 了解诗歌所涉时间 , 地点、人物 , 事件或中心的某些要素 。这些要素便是理解诗歌的线索 。
三、勾画关键词句明中心
1、古诗词篇幅短小 。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作者的观点见解 , 透露诗人的情感态度不容易 , 古诗词主要通过“炼字”来解决这个难题 。因此 , 要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句 , 在阅读时注重对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定意象、表明情感立场的关键词句的勾画 , 然后对其进行重点理解 。
2、勾画动形寻诗意 。名词是对事物的客观陈述 , 而动词和形容词则往往描写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或状态特征 , 动词或形容词更容易融入人物的主观色彩 。所以诗眼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如高适的《除夕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中只要我们勾画出“独”“不眠”“凄然”“思”等形容词或动词就不难理解作者孤寂的思乡之情 。
3、固定意象探幽情 。由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性 , 有的名词已经固化为一种意象来传达某些特定的思想情感 , 如“明月”表达思念之情 , “秋风”表达悲思……此外 , 还有典故 , 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遇到这些情况也要格外留心 。
四、 研读题干定表达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题干也是提示 。诗歌鉴赏中要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 。这理解和表达皆由题干所生发出来 。
例如对王昌龄《闺怨》的赏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设题者通过题干的含蓄地告诉我们:诗歌写出了少妇的心理变化过程 , 告诉我们诗中“少妇”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幽怨”之情 。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顺序按图索骥找出来就可以了 。
翻译这首古诗词,给个白话译文就采纳,要原创的!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五代】孙光宪 风撼芳菲满院香 , 四帘慵卷日初长 , 鬓云垂枕响微锽 。
春梦未成愁寂寂 , 佳期难会信茫茫 。
万般心 , 千点泪 , 泣兰堂! 【题解】 这是一首闺情词 , 女主人公因为相思而无限伤心 , 她思念自己的情郎 , 却无缘相见 。
【词意】 春风吹醒香花芳草 , 满院的香气弥漫 , 我也懒得去寻芳闻香 。
我慵懒地卷起四重帘幕 , 春天已到来 , 白天一天比一天长了 。
一头如云的秀发随意地散垂在枕头上 , 很快发出轻微的鼾声 。

【“古诗词妙解”之法有哪些】

欢会情人的美梦未做完就醒了 , 室内寂静无声 , 愁绪难抑制 。
与情人相会的日期难以确定 , 如今情人的音信也是特别渺茫 。
我怎能不胡思乱想 , 万种心思 , 化成千滴泪水 , 哭倒在香室! 【注释】 1、芳菲:香花芳草 。
(1)花草盛美 。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 , 重楼启曙扉 。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从今沁园草 , 无复更芳菲 。
”《红楼梦》第50回:“桃未芳菲杏未红 , 冲寒先喜笑东风 。
” (2)香花芳草 。
唐李峤《二月奉教作》诗:“乘春重游豫 , 淹赏玩芳菲 。
”元王翰《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 , 却送秋声到客衣 。
”清洪升《长生殿·弹词》:“玩婵娟华清宫殿 , 赏芳菲花萼楼台 。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 (3)芳香 。
南朝宋谢灵运《江妃赋》:“留眄光溢 , 动袂芳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