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美诗-----我拿你没办法( 二 )


【南昌美诗-----我拿你没办法】

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 。
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 。
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 。
梨花落后,清明在望 。
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 。
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 。
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 。
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 。
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 。
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 。
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 。
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 。
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
100首经典诗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1925·秋)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1927·春)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1927.9)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1928·9)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1929·秋)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1929.10)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
(1930.1)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
(1930.2)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
(1930.7)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
(1931·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1931·夏)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1933·夏)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