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黑色代表什么|京剧中的脸谱颜色都有什么意义( 二 )


京剧起源
【京剧脸谱黑色代表什么|京剧中的脸谱颜色都有什么意义】京剧形成到底有多少年了? 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 。在戏曲史界 , 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 , 但此较准确的应是150年 。一个剧种形成的时期 , 当然不能像商店开来那样确切 , 应该说是150年左右 。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 , 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 。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 , 却是两个同的概念 , 打个粗浅的方 , 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 , 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算在内 。既曰形成 , 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 。京剧是徽 , 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 。但在形成过程中 , 汉调实占重要位置 。严格地说 , 汉调的声腔 , 板式 , 剧目 , 字韵等 , 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 。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 , 调曰汉调 。没有徽班 , 汉调演员无所依附 , 京剧很难形成 。但是没有汉调演员 , 只有徽班 , 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 , 照样无法形成京剧 。三庆班在1790年进京 , 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 , 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 , 为时尚远 。所以我们不能含糊地说京剧已经形成200年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的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 , 以演关羽戏蓍称 , 大约在1800年左右 , 曾春台徽班20年 , 但作为汉调演员 , 毕竟单枪匹马 , 影响并不广泛 。大批汉调演员陆续进京 , 约在1820-1832年之间 , 蓍名者有王洪贵、李六、龙德云、谭志道等 , 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 。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 , 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 , 间或亦演西皮调 , 昆腔和弋阳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 , 无疑是西皮和二黄 , 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 , 更多的是源于汉剧 , 例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 , 《琼林宴》等 , 都是源于汉剧 。也有部分剧目源于徽剧 , 与卢胜奎等编演了许多京剧本(如《三国志》等) , 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出:一 , 徽班进京 , 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二 , 汉调演员进京后搭入徽班 , 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 , 互相影响 , 融合 , 再加上京音化 , 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 , 但汉剧的剧目 , 声腔 , 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 , 所以汉调演员入京 , 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 , 没有这一步 , 只有徽班 , 谈不到产生京剧;三 , 大批汉调演员进京是在1820年以后 , 又经过将近20年的融合 , 酝酿 , 京剧才逐步形成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 , 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这就是我们认为京剧形成约为150年的历史根据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 , 就是第一部京剧剧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问世的署名观剧道人所著的《极乐世界》 , 其凡例中有这样的话:“二黄之尚楚音 , 犹昆曲之尚吴音 , 习俗然也 。今将以悦京师之耳 , 故概用京音 。间有读仄为平者 , 元人北曲已有其例 , 幸勿嗤为谬妄 。”可是:一 , 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 , 不是尚徽音 。二 , 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 。三 , 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 , 并无京剧剧本 。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50年左右 , 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