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孟子,孔子和曾子有什么关系

颜子是孔子的学生 , 颜子、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老子和他们三人无特殊关系 。
1、老子
老子 , 姓李名耳 , 字聃 , 一字伯阳 , 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 , 生卒年不详 , 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 ,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 ,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 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 , 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 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 , 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 ,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
在权术上 , 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 , 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 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
2、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 , 姬姓 , 孟氏 , 名轲 , 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 , 或后人杜撰) , 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地位仅次于孔子 , 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 ,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 , 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 , 尊称为“亚圣” , 《孟子》一书 , 属语录体散文集 , 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 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 倡导“以仁为本” 。
3、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 子姓 , 孔氏 , 名丘 , 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 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倡导仁、义、礼、智、信 。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 , 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 有弟子三千 , 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 , 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4、颜子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 , 字子渊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 , 终生师事之 ,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 , 赞其好学、仁人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 , 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 , 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老子,孟子,孔子和曾子有什么关系

扩展资料:
孔子、孟子、颜子的后人共用一本家谱: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 , 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 , 意思是普天之下 , 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 。这四姓就是孔、孟、颜、曾 。
这四家的家谱 , 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 , 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尚文化 , 重视血统的精神 。
在山东曲阜 , 孔府诗礼堂 , 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 , 是乾隆皇帝在明朝原有的字辈基础上经过避讳修改后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 , 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 。
如果不依字序 , 随意取名的 , 不准入家谱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 , 孔子的第75世孙“衍圣公”孔令贻 , 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 , 又续了20个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老子
百度百科——颜回

文言文《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 , 其子随之而泣 。
其母曰:“女(汝)还 , 顾反为女杀彘(zhì) 。
”妻适市来 , 曾子欲捕彘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