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读后感怎么写?( 六 )


我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或者都曾有过自己的理想职业 。这件我们能将其视之为职业的事,可能是我们的兴趣或者爱好,不过必须承认,任何事一旦需要日复一日地去做都会变得面目可憎 。但是职业,我们日复一日地去做它而不会厌烦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胜任它 。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行或不在行,发现它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坚守它,不管遇到多少险阻 。
有多难?但凡说到“流浪”这个话题,所有人都会说出一大堆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难处,各自的不得已,这本在情理之中,旁人无权评价 。只不过这一大堆的现实问题实在都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只能在于自己,真正能把自己关起来的只有我们自己 。
小鹏的《背包十年》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文学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的心理纠结 。小鹏跃向他的海阔天空时是卸除了多余的不必要的负担的,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顾虑,也许,在他踏上行程的最初时刻,他只是面对了自己的内心,听从了海阔天空的召唤 。
从小鹏背包十年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他发现了自己的职业,他努力去坚持这份职业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旅行是一份职业,我能做得很好 。”这十年里,他一定落寞过,沮丧过,怀疑过,他一定遇到过千千万万的困难,幸好他坚持了下来 。他在黑暗中专注地守住心中梦想的小火苗不让它熄灭,他坚信这颗小火苗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大火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没准儿他克服过的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同时,这些跨度十年的小文章,也反映了他在职业旅行者的行业里摸索的过程,反映了他为了做好这份职业所付出的努力 。毫无疑问小鹏是做过几份工作的,目的是赚旅费 。后来他摸到了门道,他开辟了自己的路,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业旅行者 。
在全书接近尾声的《如何成为职业旅行者》一文中小鹏说“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既没有领导也没有员工,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从中获益 。”我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不能否定有些人就是享受有规律有约束的生活,或许他们自律性差,只有是在管束下才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我认为,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能够把自我实现和创造社会财富结合起来 。不仅有能力把工作做好,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俯拾皆是,他们有一份体面地工作,生活富足,上戏院下馆子买名牌,他们苦大仇深,不断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帮助他们实现了财富的增值,但是就是无法让他们觉得他们所做的事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