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平淡但又温馨的诗句有哪些?( 三 )


柴 , 通“寨”、“岩” , 即树枝编成的栅栏 。
返景(yǐng影):同“返影” , 即落日返照的阳光 。
苔:一作“莓”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 , 这也是他隐居辋川中的乐趣之一 。
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 。
首两句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
后两句写光返深林 , 复照青苔 , 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 。
两者结合 , 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
本诗的重要艺术手法是反衬 , 用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即幽寂两字 , 表现在前两句中是“不见人” , 后两句中是“青苔上” 。
前两句 , 诗人目的是写他在山中“不见人” , 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 。
接着一声“人语响” , 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 , 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
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写的名句“鸟鸣山更幽”中以鸟的声响来反衬山之幽静是一致的 。
同样 , 后两句中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 , 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 。
但他却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一片漆黑 , 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 , 还照在青苔之上 , 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 , 明者自明 , 幽处自幽 , 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 , 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
此诗反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 ,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
从表面上看 ,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 ,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 , 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
披星戴月 , 侍弄着自己那点儿 , “庄稼” , 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 , 只要将自己放到泥地和作物之中 , 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 , 农田那稀疏的庄稼 , 那萎萎的野草 , 那难行的田间小道 , 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 , 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 , 让他欣喜异常 , 这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
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
前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 , 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
起句很平实 , 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 , 让人觉得很亲切 。
三四句 ,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 , 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 , 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
虽然很辛苦 , 但他并不抱怨 , 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
后四句 , 路窄草长 , 夕露沾衣 , 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 , 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 , 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 朴素如随口而出 , 不见丝毫修饰 。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 , 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 , 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 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
“带月荷锄归” , 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 , 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
月下的诗人 , 肩扛一副锄头 , 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 ,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
形容命中注定,冥冥之中缘分已定的古诗词
诗句:1、向来情深 , 奈何缘浅 。
2、走在一起是缘分 , 一起在走是幸福3、也许 , 有的爱情就是这样 , 是时机不对 , 也是缘分不够 。
4、有人住高楼 , 有人在深沟 , 有人光万丈 , 有人一身锈 , 世人万千种 , 浮云莫去求 , 斯人若彩虹 , 遇上方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