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诗人的古诗( 二 )


班婕妤,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班固之祖姑 。
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 。
婕妤并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时被招入宫,封为婕妤,后人就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无从可考她的真实名字 。
班婕妤少有才学,善诗赋 。
成帝时被选入宫,初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很受成帝的宠幸 。
后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而失宠,自请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
成帝死后,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 。
伴着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独与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离开了人世,葬于园中 。
辞赋作家潘承祥评价道:“班婕妤堪称古代妇德的楷模” 。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 。
其中《自悼赋》、《怨歌行》是最为著名的作品,抒发了她在宫中的苦闷与忧怨 。
左芬,又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文学家、诗人,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 。
左芬少好学,善作文,晋武帝司马炎闻听左芬才情过人便将其纳入后宫,拜为修仪,后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又称九嫔 。
《晋书·后妃传》有他的传记 。
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 。
尽管谗言不断,但酷爱好虚荣的司马炎还是将她封为贵妃 。
左芬性情孤傲、淡薄自律,不像其他嫔妃那样喜欢花枝招展,争风吃醋,《晋书》中称她“姿陋体羸,常居薄室” 。
左芬的作品大部分为应诏之作,文辞甚为研丽 。
〈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
鲍令晖,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女诗人,鲍照之妹 。
关于她的生平史料上少有记载,因此对她的籍贯,也大有分歧 。
有说涟水人,也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 。
梁代诗歌理论批评家钟嵘认为,南北朝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鲍令晖、韩兰英两人 。
钟嵘这样评价鲍令晖:“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 。
《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 。
鲍令晖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首 。
由于鲍令晖生活的环境不同,视野有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 。
可是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构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值的后人借鉴的 。
薛涛,字洪度,中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
她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
薛涛之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 。
德宗贞元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 。
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
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 。
后人仿...
关于三位女诗人
席慕蓉,(1943-),女,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
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 。
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 。
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
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 。
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 。
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 。
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 。
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 。
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 。
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
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 。
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
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 。
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 。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