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月下雨天的诗句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
倚栏
陆游
闲岸纱巾小倚栏,吴中三月尚春寒 。
蜂脾蜜满花初过,燕觜泥新雨未乾 。
老厌簿书思屏迹,病逢节物强追欢 。
一樽又动流年感,城上斜阳画角残 。
临江仙
沈蔚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 。画工传得已非真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 。自然亭馆一番新 。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
谢林彦广惠酒
王冕
江南三月春始足,桃花杏花参差开 。
溪云入屋夜生雨,山瀑近床晴隐雷 。
读书吊古有何益?行道济时无此才 。
多谢奎章老文伯,时时携酒草堂来 。
关于三月的诗词
1、《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嘲三月十八日雪》唐温庭筠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
3、《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清 吴锡麒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 。
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 。
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
4、《送春》宋 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5、《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 贾岛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
关于三月下雨天的诗句

下雨天的诗词
《竹枝词二首·其一》作者 刘禹锡 唐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翻译: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
这首诗歌是在描写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描写的是一位少女有了自己的初恋,沐浴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春天里,听到意中人的歌声后,所有的内心活动 。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
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
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
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 。
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